-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鬟(cu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的翠绿色头发,比喻美丽的女子。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后会(hòu huì)的意思:表示分别时不确定何时再见面,也可用于表示关系疏远,不再联系。
会应(huì yīng)的意思:指人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对,能够灵活应变。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胜概(shèng gài)的意思:形容人胜过别人的气概和风度。
题咏(tí yǒng)的意思:
见“ 题咏 ”。
亦作“ 题咏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 宋旡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诗:“愁烦復消释,题咏纪曾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题得好益增名贵;题得不好,益增厌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嗣復分绘十图装册,乞名流题咏,一时作者九十餘人。”
(2).指为歌咏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的诗词。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甚至於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牘,军旅官府仓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已而泊舟,过长廊,见壁上题咏甚多,即命笔记词其上。”《红楼梦》第二三回:“话説 贾元春 自那日幸 大观园 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钞録妥协,自己编次,敍其优劣。”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都尉,巡阅史,边将……的题咏很多,看不过来了也看不清了。”天星(tiān xī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比喻杰出的人物或者出类拔萃的事物。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游尘(yóu chén)的意思:指人在尘土中行走,形容行动频繁、奔波劳累。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一天星斗(yī tiān xīng dǒu)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多得难以计数。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宜远楼》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画面。首句“紫翠光中拥翠鬟”以“紫翠光”与“翠鬟”相映,营造出一种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视觉效果,仿佛在紫色与绿色的光影中,有一头青翠的发髻被包裹着,生动地展现了宜远楼周围环境的生机与美丽。
“分明倒影落西山”一句,通过“倒影”和“西山”的结合,不仅描绘了水面的平静与清澈,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水面上的倒影与真实的景致相互映照,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
接下来,“游尘自逐钟声去,过雨能将月色还”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写出了尘埃随钟声飘散的情景,后句则描绘了雨水过后月色重现的景象。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万里关河新胜概,一天星斗旧跻攀”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宜远楼所在的地理位置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这里既赞美了宜远楼周边壮丽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广阔的世界观。
最后,“绝怜想像空题咏,后会应须共倚阑”表达了诗人对宜远楼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这两句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相聚的渴望,充满了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宜远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宜远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马篇
白马青丝辔,宝刀束马头。
朱衣锦绣裾,意气若云浮。
经过斗鸡陌,出入凌云楼。
跨马意何如,男儿旧学书。
闻说君臣义,仗节欲征诛。
虎豹蹲九关,豺狼参两隅。
生民何扰扰,诸将复籧籧。
东方水流血,西土还报捷。
匡世缺雄才,欺君有心诀。
马首奋如龙,喷沫立奇功。
马蹄轻似鸟,八面振威风。
人马两相宜,何如八骏驰。
行空九万里,跃马定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