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市俚言·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误市俚言(其七)》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
首句“转绿回黄眼倦抬”,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从生机盎然的绿色转变为枯萎的黄色,仿佛是自然界的一次轮回,也暗喻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里的“眼倦抬”不仅表现了诗人长时间观察后的疲惫,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力感。
第二句“扫除积习愧无才”,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陋习的不满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有效清除这些积弊,内心充满愧疚。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
接下来,“泉明偶有闲情赋”,提到晋代诗人陶渊明,以之为榜样,表达出诗人偶尔在闲暇时创作诗歌的心境。这里借用了陶渊明归隐田园、追求自然之美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遗憾。
最后一句“不向无衣国里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社会贫富差距、民生疾苦的关注。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并未置身于极度贫困的社会底层,而是从外部观察并感受到了民众生活的艰辛。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改善民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复杂,体现了黄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樵歌行
西山樵夫方壮年,手持樵斧西山边。
朝向西山石上坐,暮向西山云际眠。
行人过者问樵夫,愿君共坐语斯须。
美髯如戟好身手,虎狼不顾千金躯。
深林杳杳白日落,请君且去住城郭。
丰貂锦衣不识寒,肥肉美酒供大嚼。
暂时俯仰谁复嗤,恐随霜露填沟壑。
樵夫不答自微吟,东江渔者知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