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梵字(fàn zì)的意思:指儿童刚开始学习写字时的初级阶段。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鸿书(hóng shū)的意思:指重要的书信或文书。
冷风(lě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倾尽(qīng jìn)的意思:倾尽指尽情地倾注全部心血或力量。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眼睛(yǎn jīng)的意思:目不转移地注视着,形容专心、全神贯注地看。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作眼(zuò yǎn)的意思:指故意用眼神示意或暗示。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为载体,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露冷风清,山空月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画面,寒露清冷,微风轻拂,山峦空旷,月光皎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
"天际归鸿书梵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归雁的飞翔轨迹比作梵文书写,寓意着僧侣们的修行或人生的无常,以及对佛法的领悟。"夜深砧杵送秋声"则通过深夜的捣衣声,暗示时光流转,季节更替,也暗含了世事如梭的感慨。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对外界纷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达到了忘我之境。最后两句"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诗人告诉读者,与其执着于眼前的山河,不如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交流,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眼光的人生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生活哲学和修行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晁无咎金山诗帖赞
我登吞海,而帖适至。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丘壑市朝,则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金闺卷怀,亦既殊辙。
同此登览,而趣不同。云霄并翔,翚翟冥鸿。
矢词胸襟,浩荡万里。比兴所存,二疏是企。
清诗胜景,何地无之。不絷不维,景则我随。
征尘障天,我亦倦翼,遗墨未渝,微躬奚息。
南零之波,上派于湓。诗其警予,以谂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