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杨 伯 子 宋 /刘 过 天 下 少 奇 士 ,况 乎 吾 一 州 。逢 人 问 姓 字 ,知 子 有 源 流 。兰 砌 多 黄 口 ,蓬 山 半 白 头 。诚 斋 知 未 可 ,唤 作 小 坡 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况乎(kuàng hū)的意思:况乎是一个表示更加不必说的意思,用于强调某种情况或事实的显而易见。
蓬山(p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雄伟、高耸入云。
奇士(qí shì)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能力超群的人。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小坡(xiǎo pō)的意思:小坡指的是小的山坡或斜坡。
姓字(xìng zì)的意思:姓氏、名字。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作小(zuò xiǎo)的意思:指人做事情时心胸狭窄,小气,不大方。
- 翻译
- 世间难得有奇才,更何况我所在的这一个小州。
遇到人询问姓名来历,才知道你出自名门望族。
庭院中孩童众多,如同兰花丛中的小鸟,而我已半生苍老。
诚斋先生,我知道你还不足以与他相比,还是不要称你为小坡吧。
- 注释
- 天下:世间。
奇士:奇才。
况乎:更何况。
吾:我。
逢人:遇到人。
问:询问。
姓字:姓名。
知:知道。
子:你。
源流:出身、来历。
兰砌:兰花丛。
黄口:孩童。
蓬山:比喻高官或有名望的人。
半白头:形容人已年长。
诚斋:指诗人杨万里,号诚斋。
知未可:知道还不可以。
唤作:称呼为。
小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送杨伯子》,是一首别离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杨伯子的不舍和赞美之情。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杨伯子的卓尔不群和其人的高贵气质;后四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与美好祝愿。
"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这两句通过“奇士”一词,表明杨伯子的非凡之处,而“况乎吾一州”则是说在我所居的这片土地上,更是难得。此后“逢人问姓字”,表现出人们对于杨伯子身份和背景的好奇与追问;“知子有源流”,则揭示了杨伯子的家族或个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这四句中,“兰砌多黄口”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年事渐长,牙齿变黄,而“蓬山半白头”则明显地描绘了杨伯子的高贵形象和他的年龄。接着的“诚斋知未可”,诗人对于朋友的称呼充满了敬意;最后,“唤作小坡休”,则是在表达对朋友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安逸平静中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杨伯子的卓尔不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月川
长川夜冷,莹琉璃、千顷平铺寒碧。
谁放清辉收密霭,点入一轮蟾魄。
归尽渔舟,响残菱唱,露气零秋白。
更无风浪,水天相映一色。
惊见堕璧遗珠,交光上下,清处无人识。
唤起玛夷裁匹练,摹取广寒真迹。
便欲披襟,驭风乘气,醉访骑鲸客。
一声长啸,水宫惊动龙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