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渍一盎茧,缲就几绚丝。
丝成茧已尽,盎亦谁复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二)缲盎》。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农的生活场景。他提到早晨辛勤地清洗蚕茧,经过缫丝过程,虽然茧尽丝出,但盛茧的盎却无人再使用。诗人接着借"甑堕"和"鸱夷"这两个意象,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变迁,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去,而应随时间变化调整心态。
"甑堕"比喻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车傍有鸱夷"则暗示即使旧物不再,新的容器或方式总会出现。最后两句"二物且莫笑,顾藉各因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宽容,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必嘲笑过去的器具,重要的是适应并珍惜当下。
整首诗寓含哲理,通过对蚕具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生阶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态度。
玉函怪牒锁灵篆,紫洞香风吹碧桃。
老翁四目牙爪利,掷火万里精神高。
霭霭祥云随步武,累累秋冢叹蓬蒿。
三山朝去应非久,姹女当窗绣羽袍。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
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
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
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
浩荡前后间,佳期付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