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二缲盎》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二缲盎》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朝渍一盎茧,缲就几绚丝。

丝成茧已尽,盎亦谁复持。

道上堕甑,车傍有鸱夷

二物且莫笑,顾藉各因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鸱夷(chī yí)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作恶多端。

道上(dào shàng)的意思:指在社会上行走、交往的人们。

堕甑(duò zè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败坏,贪婪不足餍足。

顾藉(gù jiè)的意思:顾念、照料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翻译
早晨浸泡一盎茧,缫出多少绚丽丝。
丝已完成茧的使命,那盎又将被谁捧持?
道路上有破碎的瓦罐,车旁有大腹的皮囊。
这两样东西暂且别笑,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
注释
朝:早晨。
渍:浸泡。
盎:古代容量单位,类似现代的碗或壶。
茧:蚕茧。
缲:缫丝。
绚:色彩鲜艳。
丝成茧已尽:丝已经全部从茧中抽出。
盎亦谁复持:盛茧的盎又将被谁拿取。
道上:路上。
堕甑:甑,古代炊具,这里指破碎的瓦罐。
车傍:车旁。
鸱夷:古代一种大腹小口的皮囊。
二物且莫笑:这两种东西暂且不要嘲笑。
顾藉:顾及,考虑到。
各因时:各有其适宜的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二)缲盎》。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农的生活场景。他提到早晨辛勤地清洗蚕茧,经过缫丝过程,虽然茧尽丝出,但盛茧的盎却无人再使用。诗人接着借"甑堕"和"鸱夷"这两个意象,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变迁,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去,而应随时间变化调整心态。

"甑堕"比喻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车傍有鸱夷"则暗示即使旧物不再,新的容器或方式总会出现。最后两句"二物且莫笑,顾藉各因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宽容,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必嘲笑过去的器具,重要的是适应并珍惜当下。

整首诗寓含哲理,通过对蚕具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生阶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瑶台

仙梦香魂不久留,满川云雨满宫愁。

直须待得荆王死,始向瑶台一处游。

(0)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玉函怪牒锁灵篆,紫洞香风吹碧桃。

老翁四目牙爪利,掷火万里精神高。

霭霭祥云随步武,累累秋冢叹蓬蒿。

三山朝去应非久,姹女当窗绣羽袍。

(0)

遣兴三首·其二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0)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

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

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

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

浩荡前后间,佳期付荆楚。

(0)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六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0)

绝句六首·其二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