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因有雨,冬暖竟无冰。
天向炎方变,人愁毒气蒸。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喜白上人至》。诗中描绘了春寒多雨、冬暖无冰的自然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季节变换和人间情感的感慨。
首句“春寒因有雨”,点明春天寒冷的原因是雨水过多,暗示了天气的反常。接着“冬暖竟无冰”一句,描述了冬天异常温暖,竟然没有结冰,进一步强调了气候的异常变化。
“天向炎方变,人愁毒气蒸”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忧虑和对炎热天气带来的不适的愁闷。
“鹤来明月寺,花寄白云僧”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鹤在明月照耀下的寺庙飞翔,花似乎寄托在白云中的僧侣身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二月山如锦,如何兴未乘”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春光时内心的矛盾与犹豫,二月的山色如同锦绣般美丽,但诗人却未能及时欣赏,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