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高眠(gāo mián)的意思:形容睡眠质量好,睡得很香。
怪底(guài d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或反常。
尽意(jìn yì)的意思:尽情满足自己的意愿,没有顾虑。
叩门(kòu mén)的意思:指拜访或请求他人的意思。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停午(tíng wǔ)的意思:停止工作休息午餐。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闲愁(xián chóu)的意思:指无事生愁,形容人闲散无所事事时的烦恼和忧愁。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 鉴赏
这首明代文徵明的《暮春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暮春时节的心境。首句“林花落尽意萧然”,通过描绘林中花朵凋零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落寞、寂寥的情绪。诗人因书籍相伴而感到慰藉,即使疾病缠身,也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但这种乐趣如今似乎也随着春花的凋谢而消减。
接下来的“宛转闲愁如蔓草”运用比喻,将闲愁比作蔓延的野草,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绵长和难以摆脱。诗人感叹时光匆匆,“蹉跎春事到啼鹃”,春光易逝,杜鹃鸟的哀鸣声更增添了伤感气氛。
“萦空淑气游丝困,停午清阴碧树圆”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象,温暖的微风与飘荡的游丝交织,午后的树荫则显得宁静而圆满。然而,这些美好的春景并未触动诗人的心,反而让他更加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最后两句“怪底叩门都不应,北窗无事正高眠”,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门外有人敲门,他却毫无反应,原来是因为他在北窗下无所事事,悠然入眠,不愿被打扰。整首诗以诗人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闲适之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