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仙风入骨凌云秋水为文受尘

一噫固应号地籁,馀波犹足挂天绅

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六钧

莫向百花上去醉翁不见与谁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地籁(dì lài)的意思:指地下的声音,比喻隐藏的才能或者隐秘的力量。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六钧(liù jū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的重量非常沉重。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入骨(rù gǔ)的意思:深深地影响到内心,使人无法忘记。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上去(shǎng qù)的意思:上升到某个地方或位置。

受尘(shòu chén)的意思:指人受到外界的诋毁、攻击或诽谤。

天绅(tiān shēn)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举止。

为文(wéi wén)的意思:以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仙风(xiān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纯洁的风气或人们的品德高尚,也用来形容环境清幽、气氛祥和。

醉翁(zuì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生态度淡泊,不受外界纷扰的境界。

百花潭(bǎi huā t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五彩缤纷。

注释
仙风:形容超凡脱俗的气质。
骨:指人的品格或精神。
凌云:直冲云霄,形容极高。
秋水:比喻清澈透明的心境。
不受尘:不沾染世俗尘埃。
地籁:自然界的音响,如风吹草动、水流声等。
馀波:余音,指声音的延续。
天绅:天子的衣带,这里比喻高远的天空。
捐三尺:付出微小代价,这里指买牛的低价。
六钧:古代一钧等于三十斤,这里指强弓。
百花潭: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也可能象征着繁华或世俗之地。
醉翁:可能指一个隐士或者诗人,以其醉态示人。
翻译
仙人的风骨已经直插云霄,秋水般的文采不染尘埃。
一声轻叹本就是大地的声音,余韵还能飘荡在天空的衣带间。
买牛只须付出三尺布,捕鼠何必拉起六石强弓。
不要再到百花潭上去了,那里醉翁不在,又有谁能亲近呢?
鉴赏

诗人以飘逸的仙风比喻自己的文笔,已能凌驾云端,展现出超凡脱俗之姿。秋水清澈如同文章中的佳句,不染尘埃,体现了诗人追求纯净和高洁的艺术境界。一声轻叹,便可呼应天地之间的和谐,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波澜虽小,但仍能挂念于心中的高远理想。买牛只需三尺绳,射鼠不必六钧弓,意在说明做事要顺其自然,不必过度用力。

最后,诗人劝诫不要前往百花潭,因为醉翁(即诗人自称)在那里消逝,不与世俗之人亲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飞扬的高雅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上巳酒边即事示女冲二首·其二

年华浮动酒中心,笑向吾前满满斟。

犹喜家贫诗礼在,一杯真率胜山阴。

(0)

三次前韵二首·其一

东风吹送世閒尘,斜日消凝洛下春。

谁料马蹄成怪事,旁观自有豫知人。

(0)

过郑司业旧居

司业閒居处,门前烟树低。

见山怀旧隐,抚壁试新题。

燕语花初落,蜂衙日自西。

一年春事毕,又见子规啼。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二十八

勿谓善戏谑,于我固何尤。

要知外不严,中为之所流。

(0)

秋夜玩月

月出已林杪,夜深光更佳。

可爱满地阴,扶疏漏琼花。

兴来不能寐,庭除步百回。

微吟弄清辉,幽意谁会哉。

(0)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其七忠

忠以尽诸己,其中不容伪。

一毫苟自欺,在我先有愧。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