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
白猿(bái yuán)的意思:指无知无识的人,也用来形容愚昧无知的人。
长缨(cháng yīng)的意思:指权力或责任的掌握者,也指掌握权力或责任的人。
楚词(chǔ cí)的意思:楚地的诗歌,特指楚辞。
川湄(chuān méi)的意思:指江河流域的地区,特指中国长江和湄公河流域。
帆影(fān yǐng)的意思:帆影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船帆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影响。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风逆(fēng nì)的意思:逆风而行,勇往直前
桂旗(guì qí)的意思:指高贵、光荣的象征。
回帆(huí fān)的意思:
归舟,乘船返回。 唐 杜甫 《回棹》诗:“顺浪翻堪倚,迴帆又省牵。” 仇兆鳌 注:“且自 衡 迴 潭 ,舟行下水,故顺浪而省牵。” 清 丘逢甲 《与林谷宜比部夜话》诗:“白云簪笔留诗梦, 黄海 迴帆话刼尘。”
寄谢(jì xiè)的意思:通过书信或礼物向对方表达感谢之情。
鸣鞞(míng bǐ)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响彻天地。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羌管(qiāng guǎn)的意思: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局面。
全军(quán jūn)的意思:指整个军队,表示全体军人的意思。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无战(wú zhàn)的意思:没有战争。形容国家间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下濑(xià là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声望、地位、能力等逐渐下降或衰退。
谢山(xiè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对山的感激之情,也用以形容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激之情。
幽篁(yōu huáng)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竹林。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自欺(zì qī)的意思:欺骗自己,自我欺骗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凯旋的壮观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开篇“鸣鞞入嶂口,汎舸历川湄”两句,以动人的意象引入主题,军队的船只如同巨龙般穿行于山峦之间,展示了军事行动的宏大与力量。
接着,“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役的回忆和对未来战略的思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军事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战争艺术的深刻理解。随后的“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则是对动态场景的生动描绘,帆影在岸边快速移动,鼓声在逆风中迟缓,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
诗中“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一丝柔和的笔触。水生植物与船桨相接,林间花朵轻拂军旗,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战争场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两句,再次回到战争的氛围,弓箭的鸣声和剑戟的动静都显露出战事的严峻与悲壮。紧接着,“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则是对音乐与文学的颂扬,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出他希望在战争之余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在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里,各种军事策略都显得多余,这是一种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最后,“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则是诗人的自嘲之辞,他将自己的才华比喻为“长缨”,似乎在感叹自己在没有战事的时代里,这份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这种自我反思的情怀,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他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颂扬,表现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成就。
去年赏西湖,薄暑扳跻难。
同游幸胜士,酒沃衣巾斑。
今岁来钱塘,腊雨扁舟寒。
友朋适四集,局蹙樊笼间。
此生分林泉,造物犹余悭。
未为登岳祷,且作访戴还。
无私本天理,敢怨阴云顽。
向来旱蝗恶,征赋亦未宽。
宁令风作雪,要看麦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