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和 进 真 宗 七 言 四 韵 宋 /丁 谓 白 麻 初 降 紫 宸 中 ,簪 组 相 惊 帝 泽 丰 。骤 陟 将 坛 知 连 偶 ,久 尘 台 席 愧 材 庸 。桑 榆 便 觉 人 间 别 ,旌 戟 犹 疑 梦 里 逢 。已 是 都 城 耸 荣 观 ,更 颁 天 唱 耀 戎 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麻(bái má)的意思:指人的脸色苍白无血色。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旌戟(jīng jǐ)的意思:旌戟是指旌旗和兵戈,意为战争和军队的象征。引申为威武、威严的形象。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荣观(róng guān)的意思:形容光荣、显赫的名声或地位。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台席(tái xí)的意思:指在重要场合上坐的位置,也可指在会议或活动中担任主席的职位。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运偶(yùn ǒu)的意思:指运气好,遇到了幸运的事情或者人际关系顺利。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 注释
- 白麻:古代文书的一种,这里指诏书。
紫宸:皇宫中的紫色正殿。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员。
帝泽:皇帝的恩惠与恩泽。
骤陟:突然升迁。
将坛:古代祭祀或军事典礼的场所。
久尘:长期沉寂,不被重用。
桑榆:比喻晚年。
旌戟:旗帜和兵器,象征权力。
荣观:显赫的建筑,此处指京城的壮观景象。
天唱:天子的赞歌。
耀戎容:展示军威。
- 翻译
- 白色的麻布刚在皇宫中降落,官员们因皇帝恩泽丰富而惊讶。
突然登上将坛,我意识到这是命运的巧合,长久以来在官位上却感到才能平庸。
接近晚年,感觉人世已有所不同,即使看到旗帜和兵器,也像是在梦中遇见。
京城已显赫荣耀,更增添了天子的赞歌,照亮了军容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丁谓所作,名为《次韵和进真宗七言四韵》。诗中描绘了皇帝赐予恩泽与官员晋升的情景,语言华丽,充满了对权力与荣耀的颂扬。
"白麻初降紫宸中,簪组相惊帝泽丰。"
这两句通过“白麻”(即白色的帛,古代用以传递皇帝的命令或赏赐)和“簪组”的对举,形象地表达了皇帝恩泽如春雨般普降,并且这种恩泽是充沛而丰富的。
"骤陟将坛知运偶,久尘台席愧材庸。"
这里,“骤陟”指的是迅速升迁,“将坛”则是指朝堂之上进行的官员晋升仪式。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在这重要场合得到提升的幸运,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自己才能平庸的自谦。
"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桑榆”即指树木,这里象征着环境的改变,“旌戟”则是仪仗队中的旗帜和兵器。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就像是梦境中遇见不常见的事物一样。
"已是都城耸荣观,更颁天唱耀戎容。"
最后两句,“都城”指的是京城,这里的“耸荣观”意味着诗人已经身处显赫的位置。而“更颁天唱”则指的是皇帝再次颁布命令,可能是有关庆典或赏赐的内容。“耀戎容”则形容军队的威武壮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荣誉与权力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喜悦与自谦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桐川郡圃梅极盛,皆围抱高木,浙中无有
家住丹枫白苇林,横枝一笑万黄金。
玉溪园里逢千树,还尽春风未足心。
王仲行尚书录示近诗,闻今日劝农灵岩,次韵
馆娃宫殿压云头,自昔登临隘九州。
云浪长风三万顷,苍烟古木二千秋。
宾僚谁伴作诗苦,父老竞传敷政优。
想见归骖穿夜市,月边灯火满西楼。
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张癸未省闱门生也
畴昔金门看选贤,一星终矣半英躔。
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作者七人茅瘴地,肃霜九月菊残天。
浮生聚散如风雨,同倚东楼岂偶然。
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
山水敦夙好,烟霞痼奇怀。
向闻乳洞胜,出岭更徘徊。
雪林缟万李,东风知我来。
华裾绣高原,故人纷後陪。
系马玉溪桥,嵌根豁崔嵬。
荡荡碧瑶宫,冰泉漱墙隈。
芝田溉石液,深畦龙所开。
丐我一掬悭,沫此炎州埃。
仍呼轮袍舞,醉倒瑞露杯。
但恐惊山灵,腰鼓轰春雷。
薪翁杂饷妇,圜视欢以咍。
兹岩何时凿,阅世几劫灰?
始有此客狂,後会真悠哉。
南游冠平生,已去首犹回。
岁月可无纪,三洞俱靡崖。
会有好事者,摩挲读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