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邻翁知爱护,借人畚耜计应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护(ài hù)的意思:关心、保护、珍惜
传书(chuán shū)的意思:通过传递书信或消息,传达信息或传递意愿。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黄耳(huáng ěr)的意思:指人的耳朵因患病或长期暴露于恶劣环境而变黄,比喻人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差,听不出声音的真实含义。
魂消(hún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害怕或惊讶到失去了勇气和力量。
江豚(jiāng tún)的意思:比喻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况味(kuàng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味道、滋味。
年头(nián tóu)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特指某一事件、情况或状态发生或持续的时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无实(wú shí)的意思: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虚无缥缈。
惜春(xī chūn)的意思: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张幕(zhāng mù)的意思:指展开帷幕,开启新的篇章或阶段。
知爱(zhī ài)的意思:了解并珍爱。
作威(zuò wēi)的意思:指以威势压制、震慑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春感(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与无奈。
首联“惜春何忍见花飞,张幕悬铃事已微”,诗人以“惜春”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何忍见花飞”一句,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中,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接着,“张幕悬铃事已微”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情景,通过“张幕悬铃”的细节,暗示春天的痕迹正在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千里魂消同况味,经年头白为芳菲”,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里魂消”形容诗人因春天逝去而心神俱疲,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同况味”则强调了这种感受是普遍的,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人体验。后半句“经年头白为芳菲”则揭示了诗人为了春天的美丽不惜付出衰老的代价,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深深眷恋。
颈联“传书黄耳浑无实,吹浪江豚苦作威”,转而以动物的形象来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感慨。黄耳,古代传说中的信使犬,此处象征传递消息或希望的使者;江豚则是水生哺乳动物,常在波涛中跳跃,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这两句通过黄耳“浑无实”的传书和江豚“苦作威”的吹浪,暗喻春天的美好记忆如同虚幻,无法真正留住,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的无力感。
尾联“岂有邻翁知爱护,借人畚耜计应非”,诗人在此发出疑问,是否真的有人能够理解并爱护春天的美丽,是否借用了他人的工具(畚耜,农具)来保护春天,却最终徒劳无功。这一问,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