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复全台,壶箪匝地献。
馀孽虽时有,死灰谋欲煽。
旋起即扑除,夫谁与为叛。
弃之铤而走,理之忠以劝。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倒戈(dǎo gē)的意思:倒戈指的是原本站在一方的立场,突然转而支持对立方,背叛原来的一方。
帝德(dì dé)的意思:指皇帝的德行,也泛指君主的德行。
东征(dōng zhēng)的意思:东征指的是向东方出征或征战。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军队向东方地区进发,进行战争或征服的行动。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革面(gé miàn)的意思:改变面貌,改头换面
见晛(jiàn xiàn)的意思:见到好的事物或人物后,就感觉自己的水平或境界低下。
教化(jiào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改正错误,提高品德和修养。
揭竿(jiē gān)的意思:指起义、反抗、举事。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民心(mín xīn)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意、民众的情感。
遒铎(qiú duó)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群丑(qún chǒu)的意思:指一群丑陋或愚蠢的人。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前一年台湾地区动荡局势的回忆和反思。首句"去岁群丑张,揭竿三十万",形象地描述了反对势力的兴起,人数众多。"我旅一东征,倒戈云见晛",表达了诗人领导下的军队出师平乱,迅速扭转战局,恢复了秩序,"七日复全台,壶箪匝地献"则展现了民众的归顺和庆祝。
接下来,诗人感慨"可知帝德深,望云争革面",认为皇帝的恩德深厚,使得人心向背,叛乱者纷纷改过自新。然而,"馀孽虽时有,死灰谋欲煽",暗示仍有残余势力图谋复燃。诗人强调"旋起即扑除,夫谁与为叛",表明对叛乱者的坚决打击态度。
最后,诗人提出"当兹振遒铎,教化不容缓",强调在平定叛乱后,教育感化的重要性,指出民心如水,需要引导和稳定。"民心原犹水,东西流乍变",用水的比喻形容民心易变,需要明智的治理。"弃之铤而走,理之忠以劝",倡导以忠诚和道理来引导民众,防止再次发生动乱。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回顾了历史,又展望了未来,体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稳定的追求。
我闻大块有文章,岂必天然无图画。
茅茨休矣古淳风,于乐灵沼葩经载。
松栋连云俯碧澜,下有修篁戛幽籁。
双桐荟蔚矗烟梢,朝阳疑有灵禽哕。
优游竹素夙有年,峻宇雕墙古所戒。
讵无乐地资胜赏,湖山矧可供清快。
岿然西峰列屏障,眺吟底用劳行迈。
时掇芝兰念秀英,或抚松筠怀耿介。
和风万物与同春,甘雨三农共望岁。
周阿苔篆绿蒙茸,压架花姿红琐碎。
徵歌命舞非吾事,案头书史閒披对。
以永朝夕怡心神,忘筌是处羲皇界。
试问支公买山价,可曾悟得须弥芥。
晕蚀苔花,形摹璧月,汉宫遗事重数。
小小鱼鳞,曾裛蓬莱仙露。
认篆纹、钗股依然,问回首、觚棱何处。堪据。
伴晋砖斋里,一般怀古。休说兴亡恨苦。
只片影鸳鸯,泣残秋雨。吉语空存,那见朝阳前度。
算输他、铜雀风流,幸未与、玉鱼尘土。珍贮。
付词人拂拭,雅怀遥赋。
尝登曲岩顶,翠壁凌竞行。
下属带林屋,上干森太清。
崎崟狐兔道,斗绝芙蓉城。
天衔太湖小,日上东山横。
奔涛激林响,飞雾惊人声。
云光写石镜,天籁摩风筝。
暂驻浮丘鹤,长吹子晋笙。
坐来握玉髓,饥至餐瑶英。
当时山人辈,金策相支撑。
前身蔡经是,师受王方平。
结庐古岩下,桃花满前楹。
麻姑复千岁,指甲犹自轻。
丹书拂藓读,玉女披霞迎。
亲传步虚唱,彷佛鸾凤鸣。
笑我晚学道,碧山许藏名。
相期荷长锸,石上斸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