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循陈迹,驱莽如磨驴。
诗成辄自省,壁月挂清虚。
不要(bú yào)的意思:表示拒绝、不同意或不愿意做某事。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高揭(gāo jiē)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胸怀宽广。
故旧(gù jiù)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亲戚或熟人。
橘洲(jú zhōu)的意思:指处于困境中的人,比喻处境艰难或陷入危险的境地。
容借(róng jiè)的意思:容忍别人借用自己的东西。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属玉(shǔ yù)的意思:指与玉石有关的事物或人。
霜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清澈。
晚照(wǎn zhào)的意思:晚年时仍然保持着昔日的风采。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自省(zì xǐng)的意思:指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言论等,对自己进行深思熟虑的反思和审视。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后清澈的景象,水面上清晰可见游动的鱼儿,橘洲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白鹭飞翔的身影映衬着晚霞。诗人自述生活贫困,却乐于隐居湘江畔,与友人陈倅保持联系,时常借阅书籍。他回忆起过往的足迹,如同驱赶着莽草的驴子一般,不辞辛劳。创作诗歌时,诗人常常自我反省,仿佛月光下的墙壁,映照出一片清虚之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