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旧 滑 州 宋 /范 成 大 大 伾 山 麓 马 徘 徊 ,积 水 中 间 旧 滑 台 。渔 子 不 知 兴 废 事 ,清 晨 吹 笛 棹 船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大伾(dà pī)的意思:形容人多势众,力量大。
废事(fèi shì)的意思:
(1).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言 文王 所用,文武各得其才,而无废事也。”
(2).旷废职务。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是与 尧 舜 异也,异则功不同矣。”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讷相临洺关之败》:“酣嬉废事,吏治日坏。”滑台(huá tái)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善于伪装和隐藏真实意图。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渔子(yú zǐ)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勤劳努力,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棹船(zhào chuán)的意思:指以划桨为动力的船只,比喻合作共同努力。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大伾山(dà jī shān)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力量强大,团结一致可以克服困难,战胜敌人。
- 注释
- 大伾山麓:大伾山脚下的地方。
马徘徊:马儿在山脚下徘徊。
积水中间:水潭中央。
旧滑台:过去的滑台遗址。
渔子:打渔的人。
不知:不知道。
兴废事:历史兴衰的事情。
清晨:早晨。
吹笛:吹着笛子。
棹船来:划船过来。
- 翻译
- 大伾山脚下马儿来回走动
积水潭中是昔日的滑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大伾山脚下所见的景象。他看到一匹马在山麓徘徊,似乎对积水中的旧滑台有所感慨。这里的"积水中间旧滑台"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曾经的繁华或许已被岁月冲刷,只剩下一片寂静的水面和残存的遗迹。而渔夫不知其中兴衰之事,清晨时分悠闲地吹着笛子,划着小船而来,与世无争,生活自在。诗人通过渔夫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流转、人事代谢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傅倅
洺之水兮,其流舒舒。公之来兮,朱服熊车。
士元展骥,仲举题舆。公之来兮,民斯乐胥。
洺之水兮,其流洋洋。公之化兮,春雨秋阳。
裤襦颂洽,禾黍岁穰。公之化兮,民斯悦康。
洺之水兮,其流瀰瀰。公之去兮,旌旂旖旎。
父老攀辕,缙绅方轨。公之去兮,瞻望徙倚。
洺之水兮,其流泄泄。公之德兮,此邦所愒。
吏遵其画,人怀其惠。公之德兮,久而勿替。
洺之水兮,其流活活。公之名兮,兹其弥达。
翔于朝宁,骞于省闼。公之名兮,莫我敢遏。
满江红.四月初六
天佑生贤,安排个、麦秋六日。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州县考,劳书绩。
东西府,今虚席。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
即见紫泥书下逮,须还玉笋班头立。
愿得君、千载庆风云,齐箕翼。
醉歌
得谁酿法乃尔佳,连引数杯极口誇。
须臾忘物亦忘我,是非荣辱不可加。
儿童相随拍手笑,阿翁醉也扶归家。
平生故人赵半刺,遣骑折送园中花。
插花饮酒不待劝,夜如何其月欲斜。
倒著接䍦自起舞,笛声趁拍鼓三挝。
陶陶兀兀意有得,小姬在傍双髻丫。
驱令磨墨具纸笔,满幅大草飞龙蛇。
妇云汝醉当止矣,明日酒醒不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