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作高阁啸,犹嫌邻磬喧。
当携画溪上,弹向老梅根。
这首诗描绘了在古寺中聆听友人吴仲徵弹琴的情景,诗人陈子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声与心境的交融。
首句“古寺过从密”点明了地点与氛围,古寺之中,朋友相聚,气氛亲密而静谧。接着“秋心不待言”,秋意深浓,心境自得,无需言语,情感已尽在其中。诗人通过“不待言”三字,巧妙地传达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鸣琴匣里出,歌凤指端翻”两句,生动描绘了弹琴的场景。琴声从匣中流出,犹如凤凰之歌,音色清越,表达了琴艺的高超和音乐的魅力。这里运用了“鸣”和“歌”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琴声的生动与悦耳。
“独作高阁啸,犹嫌邻磬喧”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琴声的痴迷与追求。独自在高阁上吟啸,却仍觉得邻近的钟磬声过于嘈杂,可见其对琴声的专注与喜爱。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琴声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最后,“当携画溪上,弹向老梅根”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在美丽的画溪边,对着老梅树弹琴的心愿。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一种对艺术与生活和谐共融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秋心、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飒飒霜风劲。恁无端、秋心摇碎,香盟篆冷。
极目寒江烟水阔,望断弄珠人影。
似半枕、游仙难證。
爪雪空留肠九转,指翠微、一角斜阳暝。
津鼓促,乱愁竞。
瑶觞欲尽情难尽,叹从今、画栏池馆,与谁同凭。
荆树分枝花一色,那比寻常离恨。
盼何日、坠欢重省。
衰柳萧疏和泪折,愿柔条、早系南归艇。
待看取、画眉俊。
湘帘卷处,怪新凉如许,作成秋意。
飒飒西风吹落叶,又听乱蛩吟砌。
满院砧声,半窗月影,好伴人无寐。
定知今夕,鳞鸿一样难寄。
转忆旧日游踪,近来情绪,领略凄凉味。
篆字香销罗袂薄,懒向玉栏闲倚。
盼断花冠,剔残金穗,没个商量地。
幽阶伫立,碧云迥望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