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通判良翰·其二》全文
- 注释
- 得钱:赚钱。
终日:整天。
走:奔走。
燕寺:指寺庙,这里可能暗指僧侣的生活。
抱膝:盘腿坐着,常用来形容静思或孤独。
经年:多年。
动:触动,引发。
越吟:越地的诗歌,可能指古越国的文化。
想得:想象。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远方的故乡。
西望:向西眺望。
眼:眼睛。
只应:只觉得。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或远行。
归心:回家的心愿。
- 翻译
- 整日奔波只为赚钱,长年累月在燕寺静坐
膝上抱膝诵读着越地的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所作的《挽方通判良翰(其二)》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方通判的怀念和对远方长安的遥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得钱终日走燕寺”的忙碌生活,暗示了对逝者生前忙碌公务的回忆。而“抱膝经年动越吟”则描绘了诗人长久以来内心的哀思,仿佛在低吟越地的悲歌。
“想得长安西望眼”一句,诗人想象着如果方通判还在,他站在长安西望,眼神中定会充满思乡之情,暗示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故土的向往。最后,“只应黄鹄见归心”以黄鹄归巢比喻友人的魂魄或许能感知到诗人的心意,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期待其灵魂归来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和对远方长安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资守许泽翁见寄
十年为别只逡巡,喜见来篇墨色新。
且解征鞍同一醉,异乡难遇故乡人。
又和十二月二十九日思封道中
巴山险阻备尝之,笑读豪篇似抵巇。
况是岁华垂尽日,却为贤者独劳时。
寒多未放泉声活,春近先从柳眼知。
早晚星轺趣回辔,东园共醉小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