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方通判良翰·其二》
《挽方通判良翰·其二》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得钱终日走燕寺,抱膝经年越吟

想得长安西望眼,只应黄鹄归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膝(bào xī)的意思:指坐下来时把膝盖抱住,形容坐得很高兴或者伤心。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望眼(wàng yǎn)的意思:盼望、期待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注释
得钱:赚钱。
终日:整天。
走:奔走。
燕寺:指寺庙,这里可能暗指僧侣的生活。
抱膝:盘腿坐着,常用来形容静思或孤独。
经年:多年。
动:触动,引发。
越吟:越地的诗歌,可能指古越国的文化。
想得:想象。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远方的故乡。
西望:向西眺望。
眼:眼睛。
只应:只觉得。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或远行。
归心:回家的心愿。
翻译
整日奔波只为赚钱,长年累月在燕寺静坐
膝上抱膝诵读着越地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所作的《挽方通判良翰(其二)》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方通判的怀念和对远方长安的遥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得钱终日走燕寺”的忙碌生活,暗示了对逝者生前忙碌公务的回忆。而“抱膝经年动越吟”则描绘了诗人长久以来内心的哀思,仿佛在低吟越地的悲歌。

“想得长安西望眼”一句,诗人想象着如果方通判还在,他站在长安西望,眼神中定会充满思乡之情,暗示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故土的向往。最后,“只应黄鹄见归心”以黄鹄归巢比喻友人的魂魄或许能感知到诗人的心意,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期待其灵魂归来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和对远方长安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和资守许泽翁见寄

十年为别只逡巡,喜见来篇墨色新。

且解征鞍同一醉,异乡难遇故乡人。

(0)

又和十二月二十九日思封道中

巴山险阻备尝之,笑读豪篇似抵巇。

况是岁华垂尽日,却为贤者独劳时。

寒多未放泉声活,春近先从柳眼知。

早晚星轺趣回辔,东园共醉小枝枝。

(0)

谒梓潼庙

英威凛凛愯西州,血食潼江度几秋。

曾运阴兵摧贼垒,每均甘泽惠农畴。

翠帏半捲香烟动,金榜高题日影浮。

暂止轺车聊一奠,肯将曲祷累神休。

(0)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其二

佳人最爱石榴红,染作轻裙步履同。

唯有此花难入意,任教荣悴逐薰风。

(0)

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留心不减汉张芝,体意俱完世学稀。

下笔欲为来者法,临池时见古人非。

篇篇骇目神如电,字字凌虚势若飞。

多谢公馀怜所好,璨然累幅遗珠玑。

(0)

多景楼

尽道人间占胜游,天将多景遗斯楼。

江山远顾穷千里,风月平分入两州。

日日高明疑后夜,年年潇洒觉先秋。

不知今古登临客,消却尘怀几斛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