靧面酥旋滴,弹唇汗欲融。
却闻呼小玉,带露折萱丛。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镜中显现的秋意,细腻地展现了女子晨起梳妆时的场景与感受。通过“宝奁”、“吐月”、“高髻”等词汇,营造出一种精致而略带凉意的秋晨氛围。女子在镜前梳妆,面霜融化、汗水欲融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季节转换带来的微妙变化。最后,“呼小玉”、“带露折萱丛”的情景,既体现了女子的日常活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秋意渐浓,露水凝结,萱草凋零,富有诗意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捕捉了秋晨特有的情感与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先生亭非伯夷筑,亭柱亦用秋山竹。
但令家有满架书,何虑妻儿少饘粥。
朝来相对亭上宾,洙泗尺度羲皇人。
先生已死名不泯,常与此亭作标准。
后来邻触阏伯怒,仆夫预起池鱼虑。
拆亭拆亭先拆柱,有孙抱柱出烟去。
三十年馀复改观,有孙如此不待赞。
似鲁灵光偶不全,令人见此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