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幽艳(yōu y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人物美丽而宁静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 翻译
- 半夜时分忽然下起了雨,清晨时分天空又放晴。
树林中的花朵经过雨水清洗,显得更加娇艳,池塘水面清澈见底。
草地上的绿意浸湿了衣裳,山色映入眼帘,让人心情清爽。
简陋的茅屋在静谧中更显幽深,只有两三只鸟儿的鸣叫声打破宁静。
- 注释
- 夜半:半夜时分。
雨:下雨。
忽:忽然。
作:开始。
朝来:清晨。
云:云彩。
晴:放晴。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洗:清洗。
幽艳:娇艳。
池水:池塘水面。
湛:清澈。
虚明:清澈见底。
草色:草地上的绿色。
侵:浸湿。
衣湿:衣裳被浸湿。
山光:山色。
入座清:映入眼帘,使人心情清爽。
茅檐:茅屋的屋檐。
幽寂:静谧而幽深。
啼鸟:鸣叫的鸟儿。
两三声:两三只鸟儿的叫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夜雨和晨曦的交替,展示了大自然从湿润到清新、从昏黯到明朗的变化过程。
"夜半雨忽作,朝来云又晴"两句写出了夜晚突如其来的细雨和早晨云彩散去后的晴朗天气,这种雨后初晴的景象常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雨水洗净了尘埃,使得林间花朵更加鲜艳,池塘中的水也变得清澈见底。
"林花洗幽艳,池水湛虚明"这两句具体描绘了雨后的自然美景,林中花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而池塘里的水则因雨而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接下来的"草色侵衣湿,山光入座清"两句,则是从诗人的个人感受出发。草地上的露珠沾湿了诗人的衣襟,而远处的山光透过林间直达诗人的坐处,使得整个环境都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茅檐正幽寂,啼鸟两三声"两句描绘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茅檐,即草庐之意,这里用来指代诗人的住所。诗人在自己的小屋中享受着一种难得的幽寂,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为这份宁静增添了生动的音符。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自然景物和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清新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欣赏,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安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