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晴》
《晓晴》全文
宋 / 吴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夜半雨忽作,朝来云又晴。

林花洗幽艳,池水湛虚明

草色侵衣湿,山光入座清。

茅檐幽寂,啼鸟两三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幽艳(yōu y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人物美丽而宁静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翻译
半夜时分忽然下起了雨,清晨时分天空又放晴。
树林中的花朵经过雨水清洗,显得更加娇艳,池塘水面清澈见底。
草地上的绿意浸湿了衣裳,山色映入眼帘,让人心情清爽。
简陋的茅屋在静谧中更显幽深,只有两三只鸟儿的鸣叫声打破宁静。
注释
夜半:半夜时分。
雨:下雨。
忽:忽然。
作:开始。
朝来:清晨。
云:云彩。
晴:放晴。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洗:清洗。
幽艳:娇艳。
池水:池塘水面。
湛:清澈。
虚明:清澈见底。
草色:草地上的绿色。
侵:浸湿。
衣湿:衣裳被浸湿。
山光:山色。
入座清:映入眼帘,使人心情清爽。
茅檐:茅屋的屋檐。
幽寂:静谧而幽深。
啼鸟:鸣叫的鸟儿。
两三声:两三只鸟儿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夜雨和晨曦的交替,展示了大自然从湿润到清新、从昏黯到明朗的变化过程。

"夜半雨忽作,朝来云又晴"两句写出了夜晚突如其来的细雨和早晨云彩散去后的晴朗天气,这种雨后初晴的景象常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雨水洗净了尘埃,使得林间花朵更加鲜艳,池塘中的水也变得清澈见底。

"林花洗幽艳,池水湛虚明"这两句具体描绘了雨后的自然美景,林中花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而池塘里的水则因雨而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接下来的"草色侵衣湿,山光入座清"两句,则是从诗人的个人感受出发。草地上的露珠沾湿了诗人的衣襟,而远处的山光透过林间直达诗人的坐处,使得整个环境都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茅檐正幽寂,啼鸟两三声"两句描绘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茅檐,即草庐之意,这里用来指代诗人的住所。诗人在自己的小屋中享受着一种难得的幽寂,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为这份宁静增添了生动的音符。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自然景物和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清新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欣赏,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安宁。

作者介绍

吴沆
朝代:宋

(1116—1172)抚州崇仁人,字德远,号无莫居士。博学通经史。高宗绍兴十六年与弟吴澥各献所著书于朝,以误抵庙讳罢归。隐居环溪,人称环溪先生。及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通言》、《易璇玑》、《环溪集》、《环溪诗话》等。
猜你喜欢

忆家

天海相连无尽处,梦魂来往尚应难。

谁言南海无霜雪,试向愁人两鬓看。

(0)

扬子江夜宴

楚水夜潮平,仙舟烬烛明。

美人歌一曲,坐客不胜情。

罗幕香风倦,纱巾舞袖轻。

遨游正得意,云雨莫来迎。

(0)

四色·其二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

(0)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

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0)

寒食日恩赐火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0)

南阳道中作

东风雨洗顺阳川,蜀锦花开绿草田。

彩雉斗时频驻马,酒旗翻处亦留钱。

新晴日照山头雪,薄暮人争渡口船。

早晚到家春欲尽,今年寒食月初圆。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