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坐》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野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野外景象。首句“团盖青松午”以青松比喻午后的静谧,如同一把团扇般的松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次句“重裀绿草春”则通过繁茂的绿草和春天的气息,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
“野晴莺得意”写出了田野在晴朗天气中,黄莺自由自在地鸣叫,流露出欢快的情绪。“花盛蝶伤神”则通过盛开的花朵吸引蝴蝶,但同时也让它们因美景而忘我,仿佛为美付出代价,增添了诗的意蕴。
“断霭生西坞”描绘了傍晚时分,淡淡的云雾在西方山坞升起,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残潮下暝津”则暗示着潮水在黄昏时分退去,江边的渡口显得更加寂静。
最后两句“竹根酣共卧,不觉藓沾身”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结,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连身上都沾染了青苔,形象地表达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体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玉岩次韵
乱山环绕疑无路,却望人家岭上村。
古寺性耽泉石趣,孤城不见水烟昏。
早行携杖雪初起,夜诵挑灯景尚暄。
遥问隐居何处是,满岩松竹至今存。
世路从来疏散甚,江山好处且归休。
饭馀正好远寻景,棋罢何妨间倚楼。
岭外梅疏初破腊,若前松老不知秋。
晚风落日催归兴,更约闲时取次游。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