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枕翠松屏,吟翁清梦醒。
枣熟从猿摘,琴弹唤鹤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叶颙在疏斋中的一段闲适生活。首句“石枕翠松屏”,以石枕和翠绿的松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次句“吟翁清梦醒”,点明诗人刚刚从梦境中醒来,心境清朗。
第三句“风前搔白发”,通过动作细节展现诗人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第四句“月下读黄庭”,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雅趣,选择在月光下研读道家经典《黄庭经》,体现了他的修养和追求。
第五、六句“枣熟从猿摘,琴弹唤鹤听”,通过写实的场景,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猿猴帮他摘取成熟的枣子,而他的琴声引来仙鹤聆听,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意趣。
最后两句“南山新霁雨,秀色入虚棂”,描绘了雨后南山的美景,透过窗户映入眼帘,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显得宁静而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疏斋生活的恬淡与诗意,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闲逸情怀。
海阔何人,工剪水、飞花作雪。
刚不北、秋高风劲,露凝霜结。
遍地直疑琼玉砌,对人恍在珠玑侧。
比寻常、万翠与千红,浑然别。梁园内,都休说。
蓝关路,堆如积。把行人冻得,头颅如鳖。
翡翠帘中杯潋滟,销金帐里姑情息。
偶兴来、访戴起山阴,真相忆。
晚妆才罢,见栊丝匀玉,一团娇秀。
趁得年光,长是向、金谷无花时候。
不比莺莺,不关燕燕,不似章台柳。
清凉无汗,雪肌潇洒难偶。
好是斜月黄昏,瑶阶钿砌,百媚初含酒。
恼杀多情香喷喷,双靥盈盈回首。
倾国倾城,千金莫惜,兰蕙应难友。
沈郎拚了,为花一味销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