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其八萤》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其八萤》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忽忽聚还散,荧荧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蚌珠(bàng zhū)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美好的事物。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复明(fù míng)的意思:指失明的人恢复了视力,也比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清楚。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荧荧(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的样子,闪烁不定的光芒。

注释
忽忽:形容短暂或频繁。
荧荧:形容微弱的光亮。
嫌:嫌弃。
灭烛:吹熄蜡烛。
秽:污浊。
读书清:读书时的清净氛围。
罗扇:扇子。
屏:屏风。
铁檠:铁制的灯架。
蚌珠:比喻珍珠。
尔身:你的身体。
翻译
忽然聚集又分散,忽明忽暗闪闪烁烁。
离去时嫌弃蜡烛烟熏火燎,到来照亮读书的清静氛围。
无需烦琐地摇动扇子,不妨使用铁架灯来照明。
珍珠虽如月亮般大,却比不上你的身体轻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情景,通过对光影变化和个人阅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高洁。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表达了自然界光线变化的柔和之美,这种变化既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则具体到个人生活中,不再需要烦恼于灯火的不洁净,只需借助天然光线便可安心阅读,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出一种简约而纯净的生活追求。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即使在炎热之中也不需要使用风扇来驱散暑气,更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屏蔽心灵。最后,“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则用宝珠与月亮的比喻,强调了诗人自身修养的高洁和轻松自如,这种状态远胜过任何物质的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光影变化的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和师邵七言绝二首·其二

老去文园渴未消,甘泉春从属车遥。

倦来一枕山窗梦,满耳黄蜂闹午朝。

(0)

冬至前一夕梦书六字甚异

自古元良惟国本,由来天子重丘民。

升平事业无多字,把笔翻思梦里身。

(0)

陆腾远将赴吉安来别因及其乡榜书名之异赋以为赠

灯火秋堂记拆名,朱衣真有暗中灵。

从知好事皆前定,果见高文策大廷。

人向官曹论中外,我期功业在丹青。

西江第一庐陵郡,且为龙泉试发硎。

(0)

前题次十峰司宪韵·其五

泗亭秋色已荒凉,更拟淮阴一瓣香。

飞鸟未随弓力尽,黄流差比劵言长。

荣华自古能谁在,山水无情默自伤。

一语到君尤足恨,湖头空负碧霞觞。

(0)

辩公以诗谢香次韵却寄·其二

青鞋布袜是家常,犹欠云门一瓣香。

心识庙湾桥下路,来时不拟问渔郎。

(0)

题画送王贰守入京

行路人人说好官,一舟如叶上长安。

君王若问东南事,不似江山画里看。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