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开新舟成与诸子同泛》
《有开新舟成与诸子同泛》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新兴满新舟,盈盈初溯流。

将寻十洲去,便借五湖游。

入座王子留欢尽子猷。

凉风萧瑟云日近清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尽子(jìn zǐ)的意思:尽力、尽心尽力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留欢(liú huān)的意思:留下欢乐的回忆,形容离别时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感。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王子(wáng z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云日(yún rì)的意思:云日是一个描绘天空云彩和太阳相互映衬的景象的成语。它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幸福的时刻。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伍瑞隆在明朝时,与朋友们共同乘坐新开的船只,在水面上泛舟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新兴满新舟,盈盈初溯流。”描述了新船刚刚下水,满载着希望与喜悦,缓缓地逆流而上,展现出一种新生与活力。接着,“将寻十洲去,便借五湖游。”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与朋友们一同畅游广阔水域的豪情。

“入座皆王子,留欢尽子猷。”则通过比喻,将朋友们比作高贵的王子,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船上共度欢乐时光的美好。最后,“凉风晚萧瑟,云日近清秋。”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微风吹拂,云朵低垂,仿佛预示着秋天即将来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新舟上泛游的情景,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蛰龙须奋跃,何待禹门雷。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六

寒雪一颠,秋云半肩。渊默曲木,月行霁天。

转功能就位,借伴还入廛。

机用也离虚坎实,变通也坤断乾连。

(0)

绝句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0)

江山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0)

杜鹃花

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

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血溅。

嗟哉杜宇何其愚,万事成败皆斯须。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让放弑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亿,凝滞结恋胡为乎。

尔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谢豹何区区。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图。

百亿禽分百亿花,数若恒河沙复沙。

此花开时此鸟至,青枫苦竹为其家。

锦官玉垒不可念,翠华黄屋天之涯。

不闻十月杜鹃鸟,只见十月杜鹃花。

何必看花与听鸟,老夫日日自思家。

(0)

守岁行

一年辛苦岁终成,夜杵相闻晓甑香。

缸面浮蛆初滃滃,小槽压作春檐鸣。

东邻麦磨连日响,饼料已具蒌牙长。

磨刀霍霍割红鲜,银鬣翻光趁湖上。

岁阑无事且招邀,邻曲披榛共来往。

为言今岁胜去年,来岁应须更胜前。

去年除夜各走险,荒村千里无人烟。

今年山舍一炉火,妻子甥孙相对坐。

巷翁里媪在眼前,共酌瓦盆行果蓏。

只怜旧岁去无还,惜此须臾未去间。

多情一宿尚难别,况是相同一岁阑。

固知无计得留驻,只怕眠中不知去。

添灯续火甚慇勤,起写桃符觅诗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