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雨三首·其二》
《梅雨三首·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柴门谢客,何怪没蓬蒿

耕耨宽时两,川原土膏

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

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粉墙(fěn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

耕耨(gēng nòu)的意思:辛勤耕种,努力劳动。

观鱼(guān yú)的意思:观察鱼儿游动。

简勘(jiǎn kān)的意思:简单而准确地判断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土膏(tǔ gāo)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彭孙贻以“梅雨三首(其二)”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季中乡村的独特景象和生活情趣。

首句“柴门常谢客”,开门见山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静谧与淳朴,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杂,只有与世无争的宁静。接着,“何怪没蓬蒿”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赞美,蓬蒿虽野,却也别有一番生机与自然之美。

“耕耨宽时两,川原足土膏”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耕地与播种的忙碌与土地的肥沃相映成趣,体现了农民辛勤劳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黄梅季节的苔藓在石阶上蔓延,红杏花在粉墙上绽放,色彩鲜明,生机勃勃,展现了雨季特有的自然风光。

最后,“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两句,以观鱼的动作结束全诗,既是对幽居生活的悠闲自得的描绘,也是对内心平静、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喜晴

檐外喧喧雀报晴,夕阳犹照小窗明。

回舟更倚南风顺,要听田家打麦声。

(0)

五言六首·其五

闻道光山县,城南十里赊。

人家依翠竹,野水乱梅花。

应有仙烧药,宁无客舣槎。

行当问田亩,结屋贮烟霞。

(0)

三山元日

台爇天香簇绛纱,三山箫鼓乐年华。

竹枝歌后多淫祀,燕子归来识故家。

荷鬓闹妆馀翠贝,蔬盘匀饤杂鱼虾。

殊方风物虽堪赏,争遣衰年客海涯。

(0)

感兴二十七首·其一

斑斑林中雉,雌雄伺朝晖。

鼓翅飞不远,山田麦苗肥。

饮啄百步间,未暮相随归。

当春哺群雏,长大各自飞。

宇宙岂不大,嗟尔为生微。

穷途守一辙,毕命芝与薇。

(0)

僧寺阻雨

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僧窗连夜萧萧雨,又较归程几日迟。

(0)

梁园春五首·其二

暖入金沟细浪添,津桥杨柳绿纤纤。

卖花声动天街远,几处春风揭绣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