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莺》
《莺》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阳幽谷二月早闻莺。

甘语能无入,金衣得名

风知乍转,山雨报初晴。

越鸟痴绝,軥辀止直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痴绝(chī jué)的意思:形容因爱情或其他事情的打击而心神错乱,陷入极度的绝望和痛苦之中。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风知(fēng zhī)的意思:风知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对事物的了解或者掌握的程度非常深,了解得非常透彻。

金衣(jīn yī)的意思:指高贵、富有的衣着或外表。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越鸟(yuè niǎo)的意思:比喻有志向的人,能够超越现状并取得成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山谷中阳光初照,黄莺啼鸣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莺的歌声与形象,以及其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作用。

首句“春阳动幽谷”,描绘了春天阳光照耀在深谷之中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二月早闻莺”点明时间,二月正是黄莺开始活跃的季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甘语能无入,金衣竟得名”两句,通过黄莺的歌声与金色的羽毛,赋予了黄莺独特的魅力与身份。“甘语”形容黄莺的歌声甜美悦耳,“金衣”则描绘了黄莺羽毛的光泽与美丽,两者结合,使得黄莺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林风知乍转,山雨报初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莺在自然环境中的角色。林间的微风吹过,似乎在告知黄莺天气的变化;而山雨过后,黄莺的啼鸣则像是对初晴的报答,展现了黄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越鸟真痴绝,軥辀止直鸣”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将黄莺与其他鸟类进行了区分。这里的“越鸟”可能是指黄莺,而“痴绝”则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独特行为的赞赏。黄莺的叫声并非随意,而是有节奏、有情感地鸣叫,这种直率而充满韵律的鸣叫,被诗人誉为“痴绝”,体现了黄莺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离嘉州宿平羌

初挈囊衣宿水村,萧然一扫旧巢痕。

本来信手忘工拙,却为无心少怨恩。

自笑远游谙马上,已营小筑老云根。

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

(0)

病退颇思远游信笔有作

平日身如不系舟,曾从楚尾客秦头。

风生江浦千帆晓,月落山城一笛秋。

万事只能催白发,百年终是卧荒丘。

扶衰强项君休笑,尚忆人间汗漫游。

(0)

病中偶书

灯火青荧古屋深,挂冠境界已骎骎。

竹枝影瘦横残月,药杵声寒续暮砧。

病觉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

经龛禅版殊当勉,懒学莎蛩事苦吟。

(0)

重示

笃学仁何远,穷居道亦行。

能充气刚大,谁蔽性光明。

家世艰难业,乡闾宿昔情。

岁残相劳苦,惟是语春耕。

(0)

残春二首·其二

过了清明日愈迟,年华不复在辛夷。

谁知绿叶阴成处,正是青天露坐时。

茂草满庭喧鼓吹,嫩汤出鼎试枪旗。

衰翁敢作明年计,剩与东君惜语离。

(0)

夜行至白鹿泉上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渐长。

隔城闻鹤唳,出户逐萤光。

荒径穿蒙密,遥空望莽苍。

泉声落环佩,肝肺为清凉。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