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李节弹筝和文文水韵》
《听李节弹筝和文文水韵》全文
明 / 何良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汩汩寒泉玉筝泠泠标格映清冰。

愁中为鼓秋风曲,不负移家住秣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jiétánzhēngwénwénshuǐyùn
míng / liángjùn

hánquánxièzhēnglínglíngbiāoyìngqīngbīng

chóuzhōngwèiqiūfēngjiāzhùl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标格(biāo gé)的意思:指标准、规范。

鼓秋(gǔ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鼓励,激励自己或他人努力进取。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玉筝(yù zhēng)的意思:指古代乐器筝的美称,也比喻音乐艺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良俊的《听李节弹筝和文文水韵》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汩汩寒泉泻玉筝”,以流水比喻筝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乐声的流淌犹如寒泉倾泻,暗示了筝音的清澈与灵动。“泠泠标格映清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凉感,将筝声的高雅与冰清比作清冰相映,突出了音乐的高洁品格。

后两句“愁中为鼓秋风曲,不负移家住秣陵”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在愁绪满怀之际,李节的筝声如同秋风中的乐曲,抚慰了诗人心中的哀愁。诗人甚至说这琴声没有辜负他移居秣陵(南京附近)的选择,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深欣赏和对生活的某种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赞美了筝乐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何良俊

何良俊
朝代:明

(1506—1573)明松江华亭人,字元朗,号柘湖居士。与弟何良傅皆负俊才,时人喻为二陆。少笃学,二十年不下楼,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而困于场屋,以岁贡入国子监,当事者重其才名,授南翰林院孔目。好谈兵,以经世自负。在南都日与名人韵士相追随。妙解音律,躬自度曲,文酒过从,丝竹竞奋,人谓江左风流复见今日。后三年而去。后侨寓苏州,七十岁始归松江。有《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何翰林集》。
猜你喜欢

杂述·其三

坏事曾闻嗔怪鬼,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对策刘蕡恐是风。

(0)

题所寓壁

鹿群上遥岑,云影抵苍壁。

无客来敲门,倚松读周易。

(0)

赠别

傍桥买得小溪船,略举离杯去意悬。

一水夕阳红荡影,数峰晴树碧生烟。

秋声不断云间雁,别恨空长柳外蝉。

后夜他州看明月,定知相忆未成眠。

(0)

秋戍

军头夜点名,新戍起秋程。

月色黄弓甲,风沙黑渭城。

断笳清泪满,落叶此生轻。

努力供王事,归来享太平。

(0)

剧暑不可耐戏作冷语排之呈国威同舍兄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斯须委雪一丈强,杀气吞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

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

(0)

次韵酬黄季章

长安公子意气豪,笑我憔悴居蓬蒿。

人生栖托一枝足,何用抟风九万高。

我今百事付流水,归卧北窗心独喜。

林表春禽自在啼,绝胜豢养金笼里。

谁能胸臆无尘垢,木雁未论才不才。

子陵事业亦何有,风月凄然一钓台。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