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黄 公 济 宋 /徐 照 石 色 丹 砂 文 ,林 木 翠 相 合 。灵 源 一 派 长 ,近 与 银 汉 接 。老 眼 挂 千 仞 ,吟 步 绕 百 匝 。云 遮 忽 有 无 ,路 坳 见 重 叠 。凤 响 闻 笙 竿 ,龙 灵 化 蛙 哈 。再 掬 清 冷 波 ,一 洗 □滞 匼 。但 愿 高 高 流 ,勿 以 众 流 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风响(fēng xiǎng)的意思: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可用来形容传闻或消息传播的迅速。
高流(gāo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也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挂千(guà q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非常擅长或精通。
见重(jiàn zhòng)的意思:看重、重视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泠波(líng bō)的意思:形容水面波纹扩散的样子,也比喻消息传播迅速。
灵源(líng yuán)的意思:指智慧、才能的源泉或根本。
灵化(líng huà)的意思:指事物因受到某种特殊力量的感召而具有神奇的变化。
流杂(liú zá)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杂乱无序。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笙竽(shēng yú)的意思:形容音乐不协调,不和谐。
蛙蛤(wā gé)的意思:形容人言谈无味,没有深度,缺乏内涵。
相合(xiāng h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融洽。
一派(yī pài)的意思:指言谈举止或言辞表达不真实、不可信、不可靠。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云遮(yún zhē)的意思:云彩遮挡了阳光,比喻事物被困难、阻碍所遮掩。
重叠(chóng dié)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重叠在一起。
众流(zhòng liú)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物一起流动或聚集在一起。
- 注释
- 石色:石头的颜色。
丹砂:红色矿石。
林木:树林。
翠:绿色。
灵源:灵秀的水源。
银汉:银河。
老眼:老者的目光。
挂:远眺。
吟步:漫步。
绕:环绕。
云遮:云雾遮挡。
路坳:山路低洼处。
笙竽:笙和竽两种乐器。
龙灵:龙的灵性。
清泠波:清澈的流水。
□滞匼:心中的困扰。
高高流:永续高洁的水流。
众流杂:世俗的众多河流。
- 翻译
- 石头的颜色像丹砂般斑斓,树林绿意与之交融。
这条灵秀的水源绵延不断,接近银河仿佛相连。
我老眼远眺千仞高峰,漫步环绕着这片百转山径。
云雾时隐时现,山路曲折,层峦叠嶂。
风吹过,仿佛听见笙笛和竽乐,龙灵幻化为蛙蛤。
再次捧起清澈的流水,冲洗心中的尘埃和困扰。
只愿这股清流永续高洁,不混入世俗的众多河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徐照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黄公济(可能是地名)的自然景色。首句“石色丹砂文”形象地写出石头如丹砂般斑斓的纹理,接着“林木翠相合”则展现出翠绿的树林与山色融为一体。诗人感叹“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形容山泉源头深远,仿佛直通银河,富有神秘感。
“老眼挂千仞”表达了诗人远眺的景象,而“吟步绕百匝”则体现了他流连忘返的漫步。山势忽隐忽现,“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增添了山景的层次和动态美。风吹过,仿佛奏起笙竽般的乐音,而龙灵幻化为蛙蛤,更显其神奇。
诗人捧起清澈的泉水,洗涤心灵的尘垢,“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表达出对纯净自然的向往。最后,他寄寓愿望:“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希望这股清流能保持其高洁,不被世俗混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韩存宝閤使
君常慷慨论兵机,喜见韩侯定远归。
将略无穷虽世出,秋毫不犯似君稀。
封侯气骨青春在,报主功名白日飞。
龌龊簿书何所恋,拟投儒服换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