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校书生孙》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陈 校 书 生 孙 宋 /刘 宰 四 海 声 名 陈 太 丘 ,元 方 有 子 复 何 尤 。他 年 羔 雁 成 群 至 ,不 独 丹 青 诧 豫 州 。
- 翻译
- 陈太丘的名声响彻四海,元方有了儿子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将来会有成群的羔雁归来,不再只是书画能让人惊叹于豫州。
- 注释
- 四海:指全国各地,形容名声广传。
陈太丘:古代名人,以其德行著称。
元方:陈太丘的儿子,以贤良知名。
何忧:表示无需担忧。
他年:未来某时。
羔雁: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成群至:形容大量出现。
丹青:绘画艺术,这里代指书画。
诧豫州:使豫州(地名)感到惊讶,形容影响力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的作品,名为《和陈校书生孙》。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美陈太丘(即北宋时期的名士陈师道)的声誉,并借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
“四海声名陈太丘”,直接点出了陈太丘在当时社会上的知名度,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响彻四海。这里的“四海”象征着广泛和远近皆知,显示了陈太丘影响力之大。
“元方有子复何忧”,诗人提到陈太丘有子嗣,这是传统文化中家族延续的重要标志,也意味着个人事业的成功。这里的“元方”指的是元方先生,即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与陈师道齐名,因此诗人以此来表达对陈太丘后继有人,家族繁荣无忧的祝福。
“他年羔雁成群至”,则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景象。羔雁,即仙鹤,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在这里,它们成群结队地到来预示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才如群鹤齐聚,共同庆祝这份繁荣。
“不独丹青诧豫州”,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陈太丘的声望非同小可,不仅限于丹青(指书画艺术)或豫州一地,而是普及各处。这里的“诧”字有赞美之意,表明诗人对陈太丘在文化艺术上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赞扬陈太丘的事业成就和家族后继有人,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同侪间互相鼓励与祝福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