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松》
《古松》全文
清 / 林耀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秦封忆昔少年时,阅尽沧桑总不知。

重受风霜挫折空山见老虬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挫折(cuò zhé)的意思:指遭遇失败、困难或打击而感到沮丧、失望的情绪。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见老(jiàn lǎo)的意思:见到年长者,表示尊敬和恭敬。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秦封(qí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因为恐惧而不敢说话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虬枝(qiú zhī)的意思:指形状扭曲、错综复杂的树枝,引申为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难以理解或解决的样子。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劲古松的生动画面,通过“秦封”这一历史背景的引入,赋予了古松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沉淀。诗人以“少年时”与“阅尽沧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古松历经岁月变迁,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的沧桑感。

“重受风霜频挫折”,一句中“重受”二字强调了古松在经历了无数次风霜侵袭后,仍然坚韧不拔地挺立着,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频挫折”则暗示了古松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但即便如此,它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

“空山犹见老虬枝”,最后一句将视角拉远,置于广阔的空山之中,突出古松的老态龙钟,却依旧生机勃勃的形象。这里的“老虬枝”不仅指出了古松的年岁之长,更寓意其生命力的旺盛与坚韧,即使在荒凉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也隐含了对人生经历风雨、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的颂扬。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林耀亭
朝代:清

林耀亭(1868~1936),名炳煌,一名联辉,字耀亭,号守拙,署名树德居士。台中厅蓝兴堡树仔脚庄(今台中市)人,庠生。光绪十九年(1893)取进台湾县学生员,并任蓝兴堡联甲分局董事。日治至战后,历任台中办务署参事(1897)、台中厅树子脚区庄长(1900)、台中区长(1917)、台中兴业信用组合理事、台中市协议员等职。战后创办树德工专。生平凡有所作,皆珍藏吟箧。由明治三十年(1897)起,至昭和十二年(1937)止,计得诗近五百首。其中应酬唱和之作居多,触景写怀次之,吊古咏史又次之。
猜你喜欢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远浪已摇目,疾风仍打头。
翩翻仰飞鸟,矫捷羡轻鸥。
湖有万顷白,舟才一叶浮。
意行从泛泛,吾道本悠悠。

(0)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

我行向可许,贡江与章江。
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
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
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0)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

少读隐逸传,雅意烟霞人。
居官早自缚,半世几没身。
青衫类枯叶,两鬓如烂银。
人知趋走苦,己重疾病湮。
归微三径资,尚窃太仓陈。
邻里有伏腊,弟兄无越秦。
况此交友高,而能朝夕亲。
君还志远游,所愿犹逡巡。
我乃叹寡与,未易论苦辛。
勿道车马之,勿嫌风雨频。

(0)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去岁归营丘嫂葬,今年那复以家行。
挽须无用只嗔喝,念我只儿同短檠。

(0)

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晚雨催寒着破裘,官梅应是动扬州。
相思不见苏门隐,好在当年玉局游。
拟向会稽探禹穴,却从吴会下扁舟。
不须幸甚门亡恙,翻到旧诗容我不。

(0)

寄刘凝远峦四首

一生已分阻长饥,轻薄羞随造化儿。
远寄微言作君寿,无盐何敢突西施。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