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水图》
《山水图》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忆过彭蠡庐山,九叠云屏翠鬟

今日看图山更好,似闻飞瀑云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鬟(cu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的翠绿色头发,比喻美丽的女子。

飞瀑(fēi pù)的意思:形容水流如瀑布一样奔腾不息或迅猛而陡峭。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彭蠡(péng lǐ)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无度的样子。

倚翠(yǐ cuì)的意思:指山峦青翠,形容自然景色美丽宜人。

云屏(yún píng)的意思:指云彩像屏风一样挡住了视线,比喻事物遮蔽或遮掩。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鉴赏

这首诗《山水图》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忆过彭蠡看庐山”,诗人回忆起曾经亲临庐山,感受那里的壮丽景色。彭蠡,即鄱阳湖,庐山位于其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这里不仅点出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难忘记忆。

次句“九叠云屏倚翠鬟”,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云雾缭绕,如同层层叠叠的屏风,而山峰则像女子的青丝,绿意盎然,生动展现了庐山的秀美与神秘。

后两句“今日看图山更好,似闻飞瀑落云间”,转而描述诗人面对山水画时的感受。虽然身处画中,但仿佛能听到瀑布从云间倾泻而下的声音,这种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让画面更加生动立体,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赞叹。

整首诗以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深沉的情感寄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兜率寺作·其一

归云薄如雾,徐行江上山。

徘徊印松竹,轻风约之还。

悠然渡江去,馀影犹阑斑。

白鸟更自在,几点落远滩。

(0)

王仙君坛

羽客已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岁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0)

同郑鲁望听杜鹃

每到桃花发,山鹃叫得频。

今年同听处,吴下未归人。

客泪滴残月,物情愁暮春。

胥江有清水,聊与濯衣尘。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四八许孜

能感猛鸷类,都无搏噬心。

同游至鹿虎,共宿有鸠鹰。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十卫武公

孝子身终者,非终父母身。

武公年九十,戒我尚谆谆。

(0)

夷狄之孝十首·其九回纥

瞥尔惊吾父,同然拜令公。

遥知恩义重,恰似与真同。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