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言怀·其一》
《言怀·其一》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听雨看云暮复朝,谁于笼鹤采丰标

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消。

静里风怀元度月,愁边心子胥潮。

可知战胜难事一任浮生浊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心(b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情感或行为动作的不安定,没有定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聪明(cōng mi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风怀(fēng huái)的意思:形容人心胸开阔,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丰标(fēng bi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难事(nán shì)的意思:指困难的事情或难以完成的任务。

心血(xīn xuè)的意思:指用心思、精力、努力等付出的辛勤劳动。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浊醪(zhuó láo)的意思:指酒质劣劣,喻指事物的质量低劣或品质不好。

子胥(zǐ xū)的意思:指忠诚、忠心耿耿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言怀(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通过听雨观云、笼鹤采丰等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首联“听雨看云暮复朝,谁于笼鹤采丰标”,以听雨观云起笔,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外界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谁于笼鹤采丰标”一句,借笼鹤之景,隐喻了诗人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求,但又似乎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

颔联“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多病的身体使得聪明才智有所衰退,长时间的闲散生活让他的意气逐渐消磨。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面对生命困境时的无力感和内心的痛苦。

颈联“静里风怀元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绪如同月亮般清冷而遥远;而在愁苦之时,他仿佛感受到了古代忠臣伍子胥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人物的共鸣。

尾联“可知战胜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浊醪”,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认识到,战胜困难并非易事,于是选择以酒寄托自己的情感,放任浮生,表现出一种对现实无奈接受的心态。这一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一种自我调适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黄景仁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过杜北山老友旧居

曲院犹存破屋斜,北山老子旧诗家。

往来多少人惆怅,只见山茶一树花。

(0)

次韵陶明甫

寸质元非紫磨金,少时徒有济时心。

中年世味谙常尽,晚节宗门趋向深。

万境皆空何所着,百年未满得长吟。

人间俯仰咸尘迹,惟有江山不古今。

(0)

暮山

断雨暂提苍玉出,游云忽捲画图归。

须臾变态无穷妙,更著双双白鹭飞。

(0)

上清得酴醾用超然韵

林腰路转忽欣然,玉佩垂萝古殿边。

客里对花如旧友,夜深清坐玉壶天。

(0)

登黄花亭遗址

隔城舒晚啸,信步得高台。

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

(0)

鹧鸪天·其十一丙寅元夕

动地欢声遍十龙。元宵真赏与民同。

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

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

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