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水鸟(shuǐ niǎo)的意思:指善于游泳的水鸟,比喻擅长在某一领域内活动的人。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在下(zài xià)的意思:谦称自己,表示自己地位低下或者自谦。
- 注释
-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 翻译
- 山上寺院屋内挂着僧衣,窗外没有人影,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各种鸟儿飞来飞去。
沿着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个黄昏,却突然听到晚钟声悠悠传来,仿佛与这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了一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隐居生活和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句“山头禅室挂僧衣”,设定了场景,僧人在山顶的禅室内悬挂着他的衣物,这不仅展示了僧人的日常,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次句“窗外无人溪鸟飞”展现了僧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窗外没有行人,只有溪水边上下飞翔的鸟儿,这是一种极致的孤独和清寂,也是对僧人心境的一种映射。
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时间转换到了傍晚,阳光渐渐消退,僧人踏上了下山的小路。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着僧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正经历一番从静到动的过渡。
末句“却听钟声连翠微”,在这下山的过程中,僧人突然听到寺院里的钟声,这钟声穿越了山峦,回响在云端。这里的“却”字表达了一种意外和转折,同时也强调了钟声对于僧人的召唤作用,它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位寻求心灵平静与解脱的僧人形象,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语言简洁而含蓄,意境淡远而深邃,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雪中对菊适王广文送酒侑以秋雪歌次韵奉答
长怜菊花黄,不见雪花白。
花雪两蹉跎,历落东西陌。
今年雪白与花黄,平分秋色不相降。
雪明似可添花色,花袅犹疑假雪香。
生憎赏雪寻饯菊,一秋好景将过目。
楚泽梁园漫品题,对酒高歌意随足。
为问渊明玩菊时,有无六出含霜枝。
为问浩然踏雪候,曾否繁英尚绕篱。
此时花雪成两好,花亦不迟雪不早。
但愿花前雪并妍,莫教雪后花增恼。
古来竞斗梅与雪,祇今梅菊何差别。
共保贞心耐岁寒,凛凛冰霜各争烈。
懒散幽斋常宴眠,欲访故人无酒钱。
却恐花雪成虚度,白衣怅望空悠然。
广文先生意豁如,晓来助我金屈卮。
几度花前共对雪,几度雪前共赋诗。
怜君与我岁寒友,到处论文托尊酒。
即今相对不尽欢,何处过从羡八斗。
红光人面春风和,据案聊赓秋雪歌。
因忆今年赋春雪,风流胜事尚未磨。
不知此后陪清赏,秋雪何如春雪多。
为尔临风数酬唱,新篇他日嗣阴何。
《九月雪中对菊适王广文送酒侑以秋雪歌次韵奉答》【明·王弘诲】长怜菊花黄,不见雪花白。花雪两蹉跎,历落东西陌。今年雪白与花黄,平分秋色不相降。雪明似可添花色,花袅犹疑假雪香。生憎赏雪寻饯菊,一秋好景将过目。楚泽梁园漫品题,对酒高歌意随足。为问渊明玩菊时,有无六出含霜枝。为问浩然踏雪候,曾否繁英尚绕篱。此时花雪成两好,花亦不迟雪不早。但愿花前雪并妍,莫教雪后花增恼。古来竞斗梅与雪,祇今梅菊何差别。共保贞心耐岁寒,凛凛冰霜各争烈。懒散幽斋常宴眠,欲访故人无酒钱。却恐花雪成虚度,白衣怅望空悠然。广文先生意豁如,晓来助我金屈卮。几度花前共对雪,几度雪前共赋诗。怜君与我岁寒友,到处论文托尊酒。即今相对不尽欢,何处过从羡八斗。红光人面春风和,据案聊赓秋雪歌。因忆今年赋春雪,风流胜事尚未磨。不知此后陪清赏,秋雪何如春雪多。为尔临风数酬唱,新篇他日嗣阴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67c6e10dc23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