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约之》
《赠约之》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救药相值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芭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yuēzhī
sòng / wángānshí

jūnxiōnghánér齿chǐyáo

fāngjiùyàoxiāngzhíjiǔliáo

xúnqínyuèrénhúnshìnéngzhāo

dàndāngguānshēnshíjiā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实(bù shí)的意思:不真实,不实际,不切实际

救药(jiù yào)的意思:救命的药物,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秦越(qín yuè)的意思:秦越指的是秦朝和越国之间的战争。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势力、地区或人之间的争斗。

无憀(wú liáo)的意思:没有顾虑或担忧的状态

无方(wú fāng)的意思:没有方向或目标,没有计划或方法。

相值(xiāng zhí)的意思:相等的价值。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秦越人(qín yuè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态度矛盾,摇摆不定。

注释
君:你。
胸:内心。
寒:冷硬。
痞:病痛。
我:我。
齿:牙齿。
热:焦虑。
摇:颤动。
无方:没有办法。
救药:救治。
相值:相对。
久无憀:长久无聊。
秦越人:扁鹊(古代名医)。
魂逝:灵魂逝去。
莫能招:无法召回。
观:审视。
此身:这副身躯。
不实:空虚。
如:如同。
芭蕉:芭蕉叶。
翻译
你的内心像寒痞般冷硬,我的牙齿因焦虑而颤动。
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治,长久相对只能感到无聊。
想寻找像扁鹊那样的名医,但灵魂已逝去无法召回。
只能审视这副身躯,空虚如同剥开的芭蕉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健康不佳的关心和无奈。诗中的“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描绘出朋友身体不适,自己也感到焦虑不安的情形。“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则表现了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对于复杂疾病无法有效治疗的无奈。而“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则是诗人借古代求医问药的典故,表达了对传说中能够起死回生的医者——秦越人的渴望,但实际上却难以找到这样的救星。

最后,“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则用了芭蕉比喻人体虚弱无常,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对健康的珍视。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疾病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对于疾病治疗困难的普遍情绪。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和程肖琴同年适五十述怀二首·其一

漫誇要眇美宜修,哀罢江南悔北游。

细水浮花留好咏,极天芳草寄牢愁。

步兵所向无青眼,潘岳相逢已白头。

端恨故家乔木在,烽烟历历望中收。

(0)

续正气歌

正气自磅礴,发泄初无馀。

大者无求生,小者安穷居。

公允首山薇,幼安辽东庐。

郑氏铁函经,谢公却聘书。

金臣张天纲,书主从厥初。

元臣蔡子英,改正羞拜除。

于事纵无补,趋利异侩狙。

试观冯道传,嫠妇殆不如。

(0)

伤春曲示章雨琴二首·其一

东风恻恻阳关道,行尘飞絮催人老。

繫往芳时一寸心,日暮游丝藉烟草。

烟草凄凄春日长,落红绵绵增惋伤。

妾为伤春衣带缓,关山马蹄日以远。

(0)

感旧四章·其四李梦花青藻

结怀在太虚,高天迥寒碧。

念君力疾书,纨素未尘迹。

相阔不三月,陵谷倏已易。

一朝庭下花,化作高邱柏。

时荣类刍狗,促促何所迫。

(0)

自白门乘轮舶偕三弟家泰泛江东归

江水东流灏气奔,柁楼斜逐树昏昏。

此行孤负青山色,秋雨秋风下白门。

(0)

题画七首·其六佛手

天龙一指悟禅机,香锁旃檀静夕晖。

敢是灵山迦叶老,拈花微笑解人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