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爱鸣弹,愧乏知音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拂拭(fú shì)的意思:拂拭指轻轻地擦拭或扫除。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处理或整理。
孤琴(gū qín)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弹奏琴,形容孤独无助的境况。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林莽(lí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密的林地,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秋啸(qiū xiào)的意思:秋天的啸声。形容秋天凄凉的景象。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遐想(xiá xiǎng)的意思:指思绪飘忽,想象力丰富,思绪远离现实。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煇所作,名为《松泉清响赠善琴无幻上人》。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上人)以琴寄托深远的思绪,面对松泉宴坐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人弹琴时的氛围与心境,以及琴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句“上人了真如,孤琴寄遐想”点明了主题,上人通过弹奏孤琴表达内心的超脱与深邃思考。接着,“开轩对松泉,宴坐犹偃仰”描绘了上人弹琴的环境,轩窗打开,面对着松树与泉水,宴坐的姿态透露出一种宁静与自在。
“有时閒拂拭,落叶共清响”进一步渲染了弹琴的场景,上人在闲暇时轻轻擦拭琴弦,落叶与琴声相互应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下来,“寒声入霜指,秋啸动林莽”则将读者带入更为深邃的意境,琴声如同寒霜般清冷,又似秋风啸过林间,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张力。
最后,“余尝爱鸣弹,愧乏知音赏。一曲殊未终,东林月初上”表达了诗人对于上人琴艺的欣赏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自己虽喜爱琴乐,却未能找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在诗的结尾,一轮明月升起于东林之上,仿佛是对上人琴艺的一种赞许与肯定,也象征着美好与和谐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上人弹琴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美的融合,以及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雪峰
象骨峰前古道场,简庵再到愈芬芳。
地平双径崇宫殿,名压三山有雪霜。
栗棘金圈提祖令,奎文宝墨閟宸章。
海昌曾礼光明相,重荐垆中知见香。
赠贾黄中
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
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
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
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
暑雨初晴炎风称解更逢连假甚适闲情竹轩正恣于高眠蓬阁忽贻于佳句一篇一咏虽许于唱酬载笑载言颇疏于陪接不蒙顾我深所慊怀敢次来章用伸微抱
一朝才退掩衡门,如此争能答圣恩。
病质尚惭纡组绶,闲心惟拟泥琴樽。
行虽策杖身无力,卧亦看书眼渐昏。
蓬阁神仙转疏我,近来曾不访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