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练丝房内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丝线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旧丝沉水如云影",诗人以“旧丝”为起点,将丝线比作沉入水中、投映在水面的云朵之影,形象地表现了丝线在水中的倒影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丝线的古老与珍贵。
"笼竹和烟滴露梢",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环境。"笼竹"描绘了竹子环绕的景象,"和烟"则强调了竹林中弥漫的轻烟,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滴露梢"则是对竹叶上晶莹露珠的生动描绘,露珠从竹梢缓缓滴落,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练丝房内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以及丝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观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戴氏鹿峰亭二首呈同游·其一
开亭面鹿峰,白鹿每经过。
忽衔落花去,还来卧青莎。
仙者不可见,孤峰但嵯峨。
疏篁映秀木,好鸟鸣相和。
飞泉洒天窗,六月凉气多。
宾朋四五辈,饮酒朱颜酡。
璆琳粲明质,芝术芬长哦。
皆为廊庙器,偶会林泉阿。
磻溪与桐庐,回旋竟如何。
却笑晋右军,弄笔怜白鹅。
和法宗上人月下怀故人
山沉江海阔,月行天中央。
游子宿何许,只应归梦长。
浮云且莫生,星河助馀光。
徘徊问孤影,惆怅安可忘。
游鹿苑寺
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
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卫。
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
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
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
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
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
筇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
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
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
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
送钱公瑾长官
群山凌皓雪,修途无点尘。
寒梅数枝发,持送北归人。
人归向瑶阙,头角屈以伸。
十年困尘滓,一旦乘风云。
大用多晚年,请看钓渭滨。
又如四公子,长揖取名勋。
其馀琐细辈,为君何足陈。
我忝交君印,俯颜愧斯民。
疲驽追逸骥,浇漓杂醲醇。
物理有屯泰,贤愚固难伦。
感君重然诺,西郊待归轮。
非君肯卑屈,谁复许相亲。
寄别朱复之郎中
我昔发溪口,君来具华筵。
烛光射酒色,四座凝春烟。
饮阑赠嘉唱,响韵胜弹弦。
闻君今解印,念我簿书挛。
不及姑溪流,会随千丈船。
君才世无双,君名天下传。
五十试一州,治术如颍川。
上方争政务,下诏稽汉宣。
谁能荐此人,惟贤乃知贤。
聃聃范文正,道德诸公先。
辟君登幕府,师友金石坚。
大匠忽云逝,美璞畴敢镌。
古来出林秀,多为风雨缠。
明主往自结,献书玉墀前。
功名期待达,况当未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