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之河中》
《送人之河中》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横身(héng shēn)的意思:指勇敢地冲上前去,不顾自身安危。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南柯(nán kē)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苦乐,沉浸在自己的幻境中。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铁牛(tiě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强、顽强不屈。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蚁穴(yǐ xuè)的意思:蚂蚁挖的洞穴,比喻微小而弱小的力量,但是聚集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用处(yòng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作用、效果或能够发挥的功能。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鉴赏

这首诗以“功名蚁穴梦南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功名利禄如同蚂蚁挖掘的洞穴,短暂而虚幻,比喻人生追求的短暂与虚无。接着,“投老空门不较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晚年归隐佛门的感慨,似乎在说,到了老年,投入佛门寻求解脱,这样的选择并不算多。

“试看铁牛无用处,横身终古负黄河。”这两句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铁牛代表了看似强大却无用的力量,它横卧于黄河之上,象征着徒劳的努力或固执的坚持。黄河在这里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历史长河的隐喻,铁牛的无力与黄河的浩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人生的虚无、追求与失败的主题,以及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和对超脱的渴望。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小重山.栖霞山

江上龙宫锁寂寥。重崖高百尺、倚层霄。

空传仙草在山椒。高人去,何处采灵苗。

舍宅事迢遥。空留残碣在、写南朝。

白云高处望寒潮。波声里、烟寺晚钟遥。

(0)

满江红·其二次楚畹韵赠元宝

李下无蹊,问当代、谁为逋峭。

最爱是,文章高处,尽君嘻笑。

世事漫须真实相,家传自擅清平调。

便扣门、报有俗人来,唯长啸。林下酌,溪边钓。

约羊求,偕德耀。把顽仙骇叟,任他猜料。

公瑾当筵曾顾误,小红倚笛偏能妙。

看浮云、富贵只寻常,头宁掉。

(0)

醉花间·其二望家信不至

扬州水,赣州水。雪浪千千里。

鱼不解衔书,空跃黄金尾。

灵氛虚报喜,许我平安纸。

寒灯亦见欺,花鹯鹦哥嘴。

(0)

点绛唇·其四咏蝉

素緌高嘶,半生赢得风和露。

槐朝柳暮,占断青青树。抱叶吟条,似向行人诉。

愁无数,不堪听处,六代斜阳路。

(0)

摸鱼儿·其三咏窝丝糖和其年韵

问谁家、吹箫深处,锦丝袅就连理。

十分崖蜜三分脆,更胜枣儿堪嗜。长安市。

喜今夕同探、官茧灯檠底。君须尝此。

是元日膏饧,都城风俗,卖取胶牙齿。

还停箸,忽忆西京杂记。娙娥别样新制。

白头宫监传遗样,曾识开元妃子。形虽似。

空夜雨昭阳、不见红尘荔。关卿何事。

但肠断东风,灞桥杨柳,愁看游丝细。

(0)

沁园春·其十四司农招饮携五苗出揖客复次前调奉赠

今日华筵,珠帘深处,唤出苗哥。

看头角硗硗,宛然玉粒,双眸炯炯,秀似琼禾。

花帽荷衣,深躬浅喏,年少偏生礼数多。

问其岁,是卯君诞降,月窟婆娑。岂惟字识之无。

便好应朝廷童子科。

算唐室校书,八龄刘晏,秦家相国,十二甘罗。

第五之名,何如第九,笑问先生喜若何。

先生笑,谓诸君醉矣,为我高歌。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