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子 瞻 重 游 南 山 宋 /苏 辙 终 南 重 到 已 春 回 ,山 木 缘 崖 绿 似 苔 。谷 鸟 鸣 呼 嘲 独 往 ,野 人 笑 语 记 曾 来 。定 邀 道 士 弹 鸣 鹿 ,谁 与 溪 堂 共 酒 杯 。应 有 新 诗 还 寄 我 ,与 君 和 取 当 游 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鸣鹿(míng lù)的意思:指在山林中鹿鸣声中听到别人的声音,比喻心灵敏锐,能够从细微的迹象中察觉到他人的意图或者事情的发展趋势。
鸣呼(míng hū)的意思:高声呼喊,表示强烈的喜悦或惊叹之情。
取当(qǔ dāng)的意思:取得合适的位置或角色。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溪堂(xī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和庭堂,比喻宁静、幽雅的环境。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闻子瞻重游南山》,通过对春天重返南山的描绘,展现了友人苏轼重游旧地的情景。首句“终南重到已春回”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再次来访的欣喜。山木沿崖绿如苔,生动描绘了盎然生机,暗示了友人的足迹给山林带来的活力。
“谷鸟鸣呼嘲独往”通过山谷鸟儿的鸣叫,似乎在嘲笑苏轼的独自来访,但也流露出对友人独自品味山水的欣赏。接着,“野人笑语记曾来”描绘了当地村民对苏轼的亲切记忆,他们以笑声欢迎他的归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想象友人可能会邀请山中的道士一同欢聚,增添了神秘与闲适的氛围。最后一句“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诗人期待着友人能寄来新的诗篇,他愿意与之唱和,共享这次游历的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南山春景和友人的活动,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游历的美好回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向宪留题荆门惠泉卒章见及
对泉一洗心如水,诵诗三叹颡有泚。
字比渴骥骎骎来,文如翠潋鳞鳞起。
皇华辙迹环诸道,济物良筹载襟抱。
双泉复见等故人,竹马儿童半羸老。
吾君丰泽要下流,惭愧长澜力不侔。
一方始此一滴润,千亩长有千钟收。
去瘼未尽惠未施,可使剜肉生新痍。
尘埃满面语甚恶,虚辱逢人统项斯。
偶得梅一种疏枝清香附萼之花五出与江梅无异但花色微红而五出之上复有一重或十叶或九叶他日皆并蒂双实俗呼为鸳鸯梅昔上林有赵昭仪所植同心梅疑即此也因成四绝·其四
开花已作鸳鸯侣,著子还成鸿雁行。
旧日同心上林种,至今千载亦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