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豹斑(bào bān)的意思:形容花纹斑驳、五颜六色。
春蔬(chūn shū)的意思:指春天出现的蔬菜,比喻初生的嫩芽或未经锻炼的新人。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殿春(diàn chūn)的意思:殿春指宫殿中的春天,比喻君主的后宫。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戢戢(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轻慢。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下番(xià f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后,另一个人接替继续工作。
须留(xū liú)的意思:必须停留或留下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障日(zhàng rì)的意思:阻挡太阳,使光线无法照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食笋》,主要描绘了春天竹笋生长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竹笋的喜爱和珍惜之情。首句“花事阑珊竹事初”形象地写出春末之际,花朵凋零而竹笋开始蓬勃生长的时节。次句“一番风味殿春蔬”则强调竹笋作为春季蔬菜的独特风味,是时令佳肴。
接下来,“龙蛇戢戢风雷后”运用比喻,描述竹笋在风雨洗礼后如龙蛇般挺立,充满生机。而“虎豹斑斑雾雨馀”则描绘了竹笋表面的纹理,如同虎豹斑纹,显得坚韧有力。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竹笋坚韧品质的赞赏。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一句,以“此君”代指竹子,表达出诗人希望竹林繁茂,竹笋不断,这样就不必担心日常饮食中缺少美味的鱼肉。最后两句“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诗人叮嘱要珍惜竹笋,不仅因为其美味,更因其能遮风挡日的实用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既展示了竹笋的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愿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翻译
- 花儿凋零竹叶新生,这是春天末尾的蔬菜风味。
风雨之后,龙蛇般的生命力显现,雾雨过后,虎豹的斑纹更加鲜明。
只要这竹子常有新笋,就不必担心每次吃饭都感叹没有鱼。
叮嘱下一次收获时一定要留下一些,它们能遮阳挡风非常有用。
- 注释
- 阑珊:凋零,衰败。
初:刚刚开始,新生。
戢戢:形容生机勃勃。
虎豹斑斑:比喻生命力旺盛。
此君:对竹子的称呼,古时文人常用。
丁宁:叮嘱,告诫。
渠:它,指代竹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桥
悬磴跨幽崖,奔流漱深壑。
宛然卧苍龙,天巧谢镌凿。
万木森前山,笙竽真籁作。
长啸斥猩猱,来巢怖乌鹊。
莓苔助危梁,下瞰心胆落。
横前限翠屏,峭壁旁如削。
于此判尘凡,只尺遂绵邈。
飞锡蹑空虚,楼台变林薄。
宝辉觌华灯,金翰过神雀。
二年佐铜虎,渠能解羁络。
来烹紫云腴,寒瓯散葩萼。
奇事订前闻,诗成识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