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剧孟》
《剧孟》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古风

人物重轻庙朝失得

世平徒匹夫,时摇一敌国

奸雄风尘,冠剑动惭色

治庭不论功,声名典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惭色(cán sè)的意思:惭愧、害臊。

敌国(dí guó)的意思:指敌对的国家或势力。

典策(diǎn cè)的意思:指合乎规范、经典的策略或计划。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奸雄(jiān xióng)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诈狠辣的英雄人物。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庙朝(miào cháo)的意思:指官员以权谋私,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匹夫(pǐ f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也可指普通人。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失得(shī de)的意思:失去了某种东西,却得到了另外一种东西。

望风(wàng fēng)的意思:指在风向上察看敌情,发现敌人的行踪。也比喻在某种情况下负有监视、提醒或保护的责任。

雄望(xióng wàng)的意思:指雄心壮志,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重轻(zhòng qīng)的意思:指对待事物或问题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待人情的态度。表示对事物或问题重视与不重视的程度。

一敌国(yī dí guó)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抵挡整个国家的力量,形容个人能力非常强大。

鉴赏

此诗《剧孟》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剧孟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地位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

首句“人物无重轻,庙朝有失得”,开篇即点明了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庙堂之上对人物的评价和使用,往往取决于特定的时代需求与政治考量。这句诗揭示了历史人物价值的相对性和时代性。

接着,“世平徒匹夫,时摇一敌国”进一步阐述了在不同环境下,个人能力与影响力的差异。在和平时期,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可能因为时局的变化而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关键力量。这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

“奸雄望风尘,冠剑动惭色”则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奸雄。他们如同风尘中的闪电,不仅能够引起周围人的震惊,甚至可能动摇整个朝廷的威严。这里的“冠剑动惭色”形象地描绘了在这些奸雄面前,即便是身着冠剑的朝廷官员也会感到羞愧和无力,突显了奸雄在乱世中的强大影响力。

最后,“治庭不论功,声名辉典策”总结了历史对于人物评价的独特视角。在治理国家的殿堂上,功过是非往往不被单纯论断,而是通过历史的长河,让后人评判其功绩与名声,使之成为典籍中的光辉篇章。这句诗体现了历史评价的深远与客观,以及对人物贡献的长久铭记。

综上所述,《剧孟》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与影响,以及对历史评价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其七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

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0)

即事十首·其七

吾生分裂后,不到旧京游。

空作樊楼梦,安知在越楼。

(0)

杂咏五言五首·其二

奴视中人少,庭机左戚难。

高爹嗔李白,新莽吊师丹。

(0)

杂咏七言十首·其八

周旋王庾二公际,传授并汾诸子间。

晚岁更无人共语,牛栏西畔荷锄还。

(0)

杂咏一百首·其四十五申公

绾臧不自保,强致老先生。

鲁邸今朝罢,蒲轮昨日迎。

(0)

杂咏一百首·其一毛遂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著珠履,谁肯捧铜盘。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