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萦迂(yíng yū)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思路曲折、绕弯子。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自衒(zì xuàn)的意思:自我吹嘘,自夸自擂。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 注释
- 萦迂:弯曲蜿蜒。
鸟道:险峻的山路,适合鸟儿飞行。
少人通:行人稀少。
豺狼:野兽,这里指代危险的环境。
夜过踪:夜晚留下的踪迹。
衒:夸耀。
崚嶒:形容山势陡峭。
逾:超过。
七十二高峰:泛指众多高山。
- 翻译
- 弯曲的小路很少有人行走,只有豺狼在夜晚留下痕迹。
它自我夸耀地耸立超过百丈高,谁能知道它其实只是众多高峰中的一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偏远且险峻的山峰景象。开篇“萦迂鸟道少人通”生动地表达了这里的幽深与难以到达,连鸟类都不常见踪迹,只有豺狼在夜晚时分才会经过。此处通过对比鲜明的生命活动,凸显出山区环境的荒凉和人类活动的罕见。
“自衒崚嶒逾百丈”一句则从视觉上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使用“衒”字形容山势之险峻,给人以压抑感;“安知七十二高峰”则是在提醒读者,这座山并非孤立,而是众多高峰中的一部分。这里的数字“七十二”可能暗指道教中的七十二洞天,也许在诗人心中,这些险峻的山峰与神秘的仙境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和神秘力量的感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寂寞与超脱世俗的心灵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雁门太守行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
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
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
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
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
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
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
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
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
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
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雁门太守行》【汉·两汉乐府】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867c66b3b1a388973.html
训子
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
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
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
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
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
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
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
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
斯言殆可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