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七》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七》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粉捏孩儿逼真象生果子时新

输赢一掷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逼真(bī zhēn)的意思:形容非常真实,无法辨别真伪的程度。

果子(guǒ zǐ)的意思:果子是指果实,也可以指结果、成果。在成语中,果子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结果或成果。

孩儿(hái ér)的意思:形容某人对某一特定领域或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掌握。

空手(kōng shǒu)的意思:空手指没有拿着东西的手,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凭借或没有成果。

生果(shēng guǒ)的意思:指成熟的水果,也可用于比喻成熟的事物或成果。

时新(shí xīn)的意思:指新时代的新事物或新思潮。

输赢(shū yíng)的意思:指竞赛、比赛、争斗中的胜负结果。

闲事(xián shì)的意思:指不必要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别人多管闲事、爱管闲事的人。

象生(xiàng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变化或发展的样子。

一掷(yī zhì)的意思:一次投掷,指决定性的一击或一次努力。

浑闲事(hún xián shì)的意思:指无事可做或无聊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七)》。从这短暂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种赞美和喜悦。

“粉捏孩儿活逼真”,这里的“粉捏”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嫩绿的新芽,它们仿佛是用细腻的手法轻轻揉捏而成,生动得如同孩童般可爱和纯净。"活逼真"则更深化了这一印象,让人感觉到这些新生命力强、生机勃勃。

“象生果子更时新”,诗人将目光转向果实的成长,"象生"暗示着果实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充满了成长的潜能。而"更时新"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果实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成熟。

“输赢一掷浑闲事”,这一句转换了语境,从对自然界的观察转向人生态度。"输赢"通常指的是胜负、得失等,而"一掷"则有着放弃、抛开之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烦恼的态度,将一切输赢视为闲事,一笑置之。

“空手入城羞杀人”,这一句则更进一步地展现了诗人的境界。"空手入城"意味着不带任何东西,不图名利地进入尘世,而"羞杀人"则表达了一种对武力、对伤害他人的羞耻和反感。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和平与仁爱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它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和哲学思考的独特视角。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别怨

相见杳无期,相思情若何。

会日苦何少,别日苦何多。

青松与女萝,本不同根生。

弱蔓附乔柯,经绵有余情。

结发为夫妇,以子托终身。

君今事远役,念妾独谁亲。

仰顾梁上燕,春来及秋去。

雄雌相哺雏,同飞复同住。

千愁起无端,万恨消何处。

幽怀复有感,潸然泪如雨。

(0)

庚戌元旦

曙色初分日影迟,衣冠独效古人仪。

聊将柏子编新户,闲看梅花发旧枝。

扫去寒威凭榾柮,送来春意是酴醾。

山中无事开时意,但觉和风自解颐。

(0)

三高祠

明哲从来贵保身,三高出处不犹人。

如何吴下重清节,未祀云林倪逸民。

(0)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0)

村馆

读书深柳巷,幽意乐如何。

地僻心逾远,林香得句多。

(0)

七夕咏牛女

上天垂象不难知,只顾人间仔细思。

男事直须耕作本,女工当以织为基。

一犁烟动星河晓,十丈丝成斗柄移。

怪煞古今词赋客,每逢此夕说相离。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