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神宗皇帝挽词·其一》
《神宗皇帝挽词·其一》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顾托艰难后,宫城闭关

师屯五校肃,日驭六龙閒。

易贮金茎露,难寻玉府山。

陵人散后,犹望白云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宫城(gōng chéng)的意思:宫殿和城墙,形容建筑宏伟壮丽。

顾托(gù tuō)的意思:不顾自己的利益,为他人承担责任或代为办理事务。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金茎(jīn jīng)的意思:指男子的生殖器官,也用于比喻强壮有力。

陵人(líng rén)的意思:指能力高超的人,指才能出众、超群的人。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日驭(rì yù)的意思:比喻掌握时机,善于把握机会。

五校(wǔ xiào)的意思:五个学校的合称,指同一地区或同一领域中的五所重要学校。

裕陵(yù líng)的意思:指宽广的墓地或陵墓。

玉府(yù fǔ)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富丽堂皇的住宅。

金茎露(jīn jīng lù)的意思:指黄金般的稻茎上结的露水,形容稻谷丰收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为悼念神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顾托艰难后,宫城昼闭关”两句,诗人描绘了在国家面临困难时,神宗皇帝坚守职责,宫城在白天关闭以示庄重与哀悼的场景,展现了皇帝的深沉与庄重。

接下来,“师屯五校肃,日驭六龙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军队的驻扎比作“师屯五校”,军队的秩序比作“肃”,而将皇帝的驾乘比作“日驭六龙”,形容皇帝驾临时的威严与闲适并存,体现了皇帝对国家的掌控与内心的宁静。

“易贮金茎露,难寻玉府山”两句,通过“金茎露”和“玉府山”的对比,表达了对皇帝的怀念之情。“金茎露”可能象征着皇帝的恩泽如露水般滋润万物,而“玉府山”则可能是隐喻皇帝的居所或功业,难以寻觅,暗示皇帝的离世让这些美好事物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裕陵人散后,犹望白云閒”两句,通过裕陵(皇帝陵寝)的场景,描绘了皇帝去世后,人们逐渐散去,但诗人仍希望白云悠闲地飘荡,似乎是对皇帝灵魂的寄托与祝愿,希望他的灵魂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远离尘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的深切哀思和对其治国理政成就的赞誉,同时也寄托了对皇帝灵魂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平南江上

春江移棹稳,洲渚共萦回。

花送微风过,鸥冲细雨来。

远山诗思入,高枕客怀开。

欲把鱼竿去,长年坐石苔。

(0)

湘江晚泊简孟原佥宪

山秋衡霍空,江晚潇湘净。

烟景澹苍屏,芙蓉肃明镜。

澄波木叶下,落日馀霞映。

仰聆幽鸟喧,俯觌文鳞泳。

碧石榜轻舟,苍苔踏微径。

林昏出樵火,寺远来僧磬。

景晏伤旅怀,地幽慊愚性。

迹惭箕颍高,身际唐虞圣。

三秋持使节,万里奉王命。

恩沾雨露深,志仗风霜劲。

敢辞道路遥,况接才华盛。

静夜发商歌,剑光南斗并。

(0)

寄题五夫先垄

双亲远葬傍西岩,麦饭来迟每自惭。

愿得太平徭役少,结茅此地守松杉。

(0)

题郑居贞长林书屋

万松楼外问松楼,下有长林百亩幽。

最念诗书先泽远,频伤兵燹故园秋。

楩楠自足充新构,风月从知胜旧游。

插架牙签三万轴,诸孙文彩继弓裘。

(0)

次韵张云松

怀友轩前百尺梧,每从清荫共趋隅。

学诗到老终教拙,种药扶衰自笑愚。

高入天风鸿避弋,长鸣秋雨鹤将雏。

甘同木石居贫贱,肯信寒松作大夫。

(0)

次韵答张簿·其一

苦热休嫌褦襶过,欲询为况近如何。

陶公莲社当寻伴,杜老花溪许放歌。

正乏酒钱谁送与,又添诗债费催科。

苍头不识相观善,牢闭柴门畏客多。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