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茅店(máo diàn)的意思:茅店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店铺或低劣的条件。
轻烟(qīng yān)的意思:指烟雾轻盈、缭绕的样子,也形容事物轻飘飘的样子。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烟野(yān yě)的意思:形容景色烟雾弥漫、野外景色迷人。
野灶(yě zào)的意思:指在外面吃饭,不回家吃饭。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转盼(zhuǎn pàn)的意思:形容眼神忽明忽暗,不定而富有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邳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五更茅店听鸡啼,已有人行过小溪。”开篇即以清晨的景象入笔,五更时分,茅店前鸡鸣声起,暗示着旅途的开始。而“已有人行过小溪”则透露出旅途中并不孤单的信息,为后续的孤独感埋下伏笔。
颔联“世远难寻黄石迹,月明空照板桥西。”将视线转向历史与自然的交界处。这里运用了“黄石”这一典故,象征着古代圣贤的智慧与足迹。然而,“世远”二字表明这些痕迹已难以寻觅,只有月光在空旷的板桥西静静地照耀,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颈联“轻烟野灶参差见,薄日黄沙咫尺迷。”转而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轻烟缭绕的野灶,薄日下的黄沙,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画面。这里的“参差见”和“咫尺迷”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错落与模糊,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与未知的感慨。
尾联“转盼春风催淑气,绿杨深处转黄鹂。”则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春风拂面,淑气弥漫,绿杨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跃然纸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的颂歌,与前面的孤独与沧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行走在邳州道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丛花·阶前春草乱愁芽
阶前春草乱愁芽。
尘暗绿窗纱。
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
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
一笑脸如霞。
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
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沁园春·潇洒书斋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闻君礼佛日千。
浪说道繁华不值钱。
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
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
雪山上,自有人坐了,不到君边。
念奴娇·洛阳地脉
洛阳地脉,是谁人、缩到海涯天角。
绿树成阴芳雾底,得见当年台阁。
园杏贵客,海棠姬侍,拥入青油幕。
人间那有,风流天上标格。
如困如懒如羞,夜来应梦入,西瑶仙宅。
为你闲风轻过去,□□不教妨却。
娇不能行,笑还无语,惟把香狼藉。
花花听取,年年无负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