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马(cǎo mǎ)的意思:指临时替代品或代用品。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六陵(liù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桑海(sāng hǎi)的意思:指茫茫无边的桑树林海,形容茂密繁多的桑树。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双飞(shuāng fē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飞行,也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成功或失败。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夕阳楼(xī yáng lóu)的意思:夕阳楼是一个比喻,表示人到晚年,功成名就,享受晚年的美好生活。
- 鉴赏
这首《白门道中》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描绘白门道中的景象,展现了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对比,以及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首句“萧萧烟树六陵东”,以萧瑟的烟树和六陵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燕子双双飞故宫”一句,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历史的遗迹巧妙结合,燕子的飞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轮回。
“秋草马嘶行客岸,夕阳楼捲聚鸦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白门道中的景象。秋草覆盖的岸边,马儿嘶鸣,夕阳西下,楼阁被卷起的乌鸦群所笼罩,形成一幅凄凉而又壮丽的画面。这里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而今不复为京洛,此地曾闻属镐丰”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里“京洛”指的是古代的繁华都市,而“镐丰”则是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地区,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沧桑。
最后,“陵谷从来桑海变,江枫何似建康红”两句,总结了全文的主题。诗人以“陵谷”和“桑海”的变化,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同时,将眼前的江边枫叶与建康(即南京)的枫叶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景象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白门道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