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
条疑逐风去,波欲上阶来。
翠羽偷鱼入,红腰学舞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柳树在微风中的摇曳、鱼儿在水中的穿梭,以及鸟儿的舞蹈,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弱柳缘堤种”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虚亭压水开"则是对景点的具体描写,虚亭似乎在水面上漂浮,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接下来的“条疑逐风去”、“波欲上阶来”,通过柳条随风摇摆和波浪几乎要溢到堤岸上的动态场景,增强了诗歌的动感。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人眼前浮现出画面,更是春天气息的具体展现。
“翠羽偷鱼入”、“红腰学舞回”,则是对水中生灵和空中的飞鸟的观察,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这里的翠羽指的是鱼鳍,红腰可能是某种鸟类的特征,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观察之细致。
最后,“春愁正无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虑。春光易逝,而“争不尽残杯”,则是诗人在面对这份美好与短暂时所表现出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却又让人感到春光易逝的自然景象。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变换而流转,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内心感慨的抒发。
阳明昔抚虔,且战且讲学。
中离薛先生,举家侍讲幄。
犹子方登朝,死谏节已卓。
惜哉真铁汉,一疏官复削。
青衣拜节归,京尘手亲濯。
中离溪汤汤,中离山岳岳。
夜半闻钟声,谁欤实先觉。
维时讲良知,仁夫尤卓荦。
建策平交南,持节巩边朔。
斯诚阳明徒,边材独腾踔。
竟忤仇严归,风节更雄倬。
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
不能事兵戎,何以兴礼乐?
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
斯材纵可得,欲出伤谣诼。
河流自西来,颓波日以浊。
三河河上坟,丰碑半残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