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慈侍者宁亲》
《送慈侍者宁亲》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生缘断处参吾道孝义敦时念倚门

得一槌收两当别余归去省寒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余(bié yú)的意思:不多余;不剩余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两当(liǎng dāng)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对立、互相矛盾、相互抵触的状态。

生缘(shēng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特指前世或命中注定的缘分。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孝义(xiào yì)的意思:孝顺父母,尽忠报国。

要得(yào de)的意思: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结果。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的《送慈侍者宁亲》。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生缘断处参吾道”,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生死,认为在生命的尽头,应当深入思考佛法之道,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升华。这体现了佛教中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次句“孝义敦时念倚门”,则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时刻思念着家中的亲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与佛教慈悲精神的融合,强调了在修行的同时,不能忘记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后两句“要得一槌收两当,别余归去省寒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希望能够为家人带来温暖与安宁。同时,也表达了离别之际对家人的牵挂与不舍,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待。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在修行与家庭责任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释守卓作为僧侣的宗教情怀,更体现了他对家庭、亲情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宗教智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乙卯都门杂感·其四

偶被招邀去,亲知笑我顽。

停杯数人物,洗眼看江山。

往事宜缄口,新闻足破颜。

畏人问出处,曾记点朝班。

(0)

与姨丈李幼云师希杰再游长城感旧

一带荒城隐僻村,秦关汉隘竟谁论。

万重冷翠侵眉宇,前度飞鸿失爪痕。

石磴几湾容马足,山泉多半入云根。

明年桃李花开日,可许春风度玉门。

(0)

游浯溪·其一

路转云深处,荒台枕碧湘。

江山开百粤,文字属中唐。

影落斜阳紫,名题卧石苍。

风流呼漱玉,提笔妙能狂。

(0)

送易实甫观察分巡滇南

相逢冰雪痛乌号,晚岁功名感鬓毛。

残夜除书新使节,南天行幰旧征袍。

春归日下人偏去,诗历黔中境益高。

闻道吐蕃窥六诏,安边筹略望韦皋。

(0)

杂诗·其一

秋风肃天地,蟋蟀鸣阶陲。

华月明秋光,流影入清池。

独夜不成寐,起坐吟且悲。

我行始孟冬,今秋犹未归。

不惜道路远,所悲岁月驰。

身世复何论,素心亦已违。

抒情焉所告,援笔歌此词。

(0)

赵次珊馆长重葺舫斋用朱椒堂韵自述属和·其二

壮心耻作嬖人奢,投老佣书两鬓华。

许我千秋惭刻鹄,负公一事是涂鸦。

荒凉寓县元和志,汗漫星河博望槎。

景范以还无述缀,未知敝帚在谁家。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