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霜后净无萍,影落云天万里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蛩语(qióng yǔ)的意思:指无言的语言,形容某种声音或言辞表达无法言说的深情。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机丝(jī sī)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丝线。
铃柝(líng tuò)的意思:指人的声音洪亮悦耳,像敲击铃铛和木鱼一样清脆。
遥曳(yáo yè)的意思:遥远地拖延或拖拉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萤光(yí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 鉴赏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一池霜后净无萍”,开篇即点明了秋夜的环境特点——霜后的池塘,水面上没有浮萍,一片清澈,暗示了夜晚的寒冷与静寂。接着,“影落云天万里明”一句,通过水面倒映的云天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空的广阔与明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照亮。
“敧柳渐疏风外影,过鸿遥曳塞边声”两句,通过描写池边倾斜的柳树在风中的摇曳身影和远处飞鸿的叫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声、水声、鸟鸣声交织在一起的和谐乐章。
“萤光篝火寒无焰,蛩语机丝懒亦惊”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细微之处,萤火虫在寒夜中微弱的光芒,篝火虽燃却已无焰,以及蟋蟀的低吟与织布机的轻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寒意的秋夜场景。
最后,“底事夜来清不寐,月明铃柝震高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夜深难眠的不解,同时也暗示了城中可能发生的某种事件,使得原本宁静的夜晚变得不寻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神秘的秋夜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