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独居的情景,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
首句“往来车马闹泥涂”以动态的场景开篇,车水马龙,尘土飞扬,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的繁忙与喧嚣。这种景象与后文的“一室萧然百事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静与简朴。
接着,“一室萧然百事无”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一个空旷而寂静的房间,百事皆无,暗示了诗人此时的病态状态和内心的孤独。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外在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语默二途俱不涉”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语”指的是言语交流,“默”则指沉默或内心思考。诗人说他既不参与言语的交流,也不沉溺于内心的思考,而是达到了一种超越语言与思考的境界,即“不涉”。这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一句“不劳辛苦对文殊”中的“文殊”是中国佛教中的智慧菩萨,常被用来象征智慧与教诲。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不需要借助外在的智慧(如文殊菩萨)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他已经内在地达到了这种境界。这里的“不劳辛苦”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满足,无需外求,自得其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病中独居时的超脱与自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梅香
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
粉蕊琼苞,拟将胭脂,轻染颜色。
素质盈盈,终不许、雪霜欺得。
奈化工、偏宜赋与,寿阳妆饰。
独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别。
为报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须攀折。
醉赏吟恋,莫辜负、好天风月。
恐笛声悲,纷纷便似,乱飞香雪。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
旅馆再经秋,心烦懒上楼。
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骨肉凭书问,乡关托梦游。
所嗟山郡酒,倾尽只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