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偿一饱,浮海丐余生。
废屋千村有,寒衣百衲成。
百衲(bǎi nà)的意思:形容事物破烂、不堪。也用来形容文笔繁杂、杂乱无章。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穷檐(qióng yán)的意思:指人穷困潦倒,生活贫苦。
涕泗(tì sì)的意思:形容流泪如雨,泪水横流。
听话(tīng huà)的意思:指遵守命令,服从指挥,不违背或不违抗。
雁夜(yàn yè)的意思:指秋天雁群南飞的夜晚。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农民的困苦生活和政府的救济行动。诗人通过"听话穷檐事"开篇,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卖儿偿一饱"和"浮海丐余生"生动展现了流离失所者的绝望境地,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人民生存的巨大冲击。
"废屋千村有,寒衣百衲成"进一步描绘了灾后的荒凉景象和百姓的贫寒,"北风驱雨雪,鸿雁夜悲鸣"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人们的凄凉心境。诗中提到政府在缓征税赋后,由官员和富人出资,加上官府资金,实施大规模的救济,"立法分赈"体现了官方的应急措施。
"冬及春凡五阅月"记录了救济持续的时间之长,"麦熟乃止"意味着在丰收后,人们的生活才有所缓解。最后,诗人通过"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表达出对这段苦难经历的深刻反思,以及希望通过文学形式铭记教训,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生疾苦的直接描绘,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展现了清朝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