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干与(gàn yǔ)的意思:指没有关系、没有联系。
公干(gōng gàn)的意思:指公务出差或公家事务。
刊落(kān luò)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内容精彩,令人赞赏。
磷缁(lín zī)的意思:形容衣冠鲜明,举止文雅
捋虎(luō hǔ)的意思:指摸摸老虎的头,表示对危险事物不加防范或对危险事物探索得当。
佩服(pèi fú)的意思:对别人的才能、品德或成就表示敬佩和赞叹。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捋虎须(lǚ hǔ xū)的意思:指对强敌或权势者进行顶撞或挑战。
- 注释
- 衡:比喻有胆量或冒险。
脩:古代对人的敬称,这里指朋友。
公干:公务。
元瑜:三国时期的人物,指友情。
讥弹:指责、批评。
谤:诽谤。
疏似谀:看似赞美实则讽刺。
毛垢:比喻小错误或瑕疵。
涅磨:佛教中指涅槃,解脱苦难。
磷缁:比喻黑白分明,这里指受污染。
刊落:删除、去除。
闲枝叶:比喻无关紧要的事物。
佩服:敬佩。
一字愚:形容高柴的淳朴,一字不漏地学习。
- 翻译
- 衡与脩都像捋虎须,不管是公务还是友情。
批评寺庙诗被指责为诽谤,指点江湖却像是奉承。
别人会帮你清除污垢,但涅槃能否使你不再受污染呢?
我劝你去掉多余的枝节,一心向学高柴的淳朴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属于中晚唐以后词风格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用典型的骚体诗,语言丰富,意境深远。
"衡与脩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通过对衡山和脩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不愿涉足世俗纷争的心态。这里的“衡”、“脩”指的是衡山、脩山,这两个山名常被用来比喻道德高尚的人物。而“捋虎须”则是形容其气势非凡,虎须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刚猛和勇力。"公干与元瑜"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廉官员,这里提及他们,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品行高洁者的赞赏。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实之词和阿谀奉承的态度。"山寺"在这里很可能是指隐逸之地,而“沧洲”常被用来比喻清高脱俗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环境描绘,诗人实际上是在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不切实际的言论。
"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 这两句中,“毛垢”形容的是某种高洁的境界,而“吹洗汝”则是清除污浊的意思。"涅磨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磷缁”意指纷争,这里用来形容的是世间纷扰不断的现实。
最后两句 "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 则是诗人对朋友或读者的劝告。这里的“闲枝叶”指的是无用的、多余的词藻,而“高柴”则常用来形容隐逸之士。"一字愚"可能是指诗人自谦,认为自己的才华尚未得到充分展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代贤人的引用和对世间纷争的批评,表现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不染尘埃的一种情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庭春色.招文夏、右文、文庵、程村诸子同集
客到兰陵,人来荆水,且住为佳。
再休谈跨马,休谈戴笠,相逢握手,共泛流霞。
坛坫英雄谁敌手,便添煮青梅佐曲车。
閒评论、问使君与我,是也非耶。
一饮休辞既醉,便万钟、于我何加。
到榆筹将尽,金鸡欲唱,杯盘狼籍,兴致还赊。
都问旗亭何处好,说侬处东邻是酒家。
明朝囗,把诗人月旦,一听裙钗。
春从天上来.孙介夫索句题照赠此篇
年少孙郎。算才地风流,合让伊行。
思清零雨,笔挟秋霜。佳句题遍吴阊。
似方子当日,擘麒麟、高宴仙乡。
奏新词,有停云芝盖,隔水松簧。
更饶大乔国色,俨麻姑玉女,矑盼清扬。
钿翠轻飞,裙波小皱,人前微曳霓裳。
捧流霞一酌,擎来味、尽作沙糖。尽疏狂。
任红尘人世,弹指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