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
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
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玉汝看葵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退朝归家后的生活情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首联“朝退归来不坐衙,门当委巷尚嫌哗”,写出了诗人卸下官场重担后的轻松自在,即使在简陋的小巷中,也嫌外面的喧闹。这里通过对比朝廷的庄严与家中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将诗人对竹子和花朵的喜爱进行对比,竹子代表了自然界的坚韧与清雅,而花朵则象征着宫廷的繁华与美丽。诗人似乎在思考,竹子的朴素之美是否能与宫廷花园的繁花媲美,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颈联“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喜爱。雨声清脆悦耳,让人心生欢喜;而日色虽有时令人感到炎热,但诗人却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种遮蔽,暗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享受。
尾联“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小轩(小屋)的清荫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但诗人却愿意向他人夸耀,这或许是对生活变迁的一种乐观态度,或是对简单生活价值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变化的感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
枕前闻雁去,楼上送春归。
半月縆双脸,凝腰素一围。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有恨簪花懒,无聊斗草稀。
雕笼长惨淡,兰畹谩芳菲。
镜敛青蛾黛,灯挑皓腕肌。
避人匀迸泪,拖袖倚残晖。
有貌虽桃李,单栖足是非。
云軿载驭去,寒夜看裁衣。
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
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
并坐石下堂,俛视大江奔。
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
南方六七月,出入异中原。
老少多暍死,汗踰水浆翻。
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辞烦。
指挥当世事,语及戎马存。
涕泪溅我裳,悲气排帝阍。
郁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吾衰卧江汉,但愧识玙璠。
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
起予幸斑白,因是托子孙。
俱客古信州,结庐依毁垣。
相去四五里,径微山叶繁。
时危挹佳士,况免军旅喧。
醉从赵女舞,歌鼓秦人盆。
子壮顾我伤,我驩兼泪痕。
馀生如过鸟,故里今空村。
《贻华阳柳少府》【唐·杜甫】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并坐石下堂,俛视大江奔。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南方六七月,出入异中原。老少多暍死,汗踰水浆翻。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辞烦。指挥当世事,语及戎马存。涕泪溅我裳,悲气排帝阍。郁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吾衰卧江汉,但愧识玙璠。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起予幸斑白,因是托子孙。俱客古信州,结庐依毁垣。相去四五里,径微山叶繁。时危挹佳士,况免军旅喧。醉从赵女舞,歌鼓秦人盆。子壮顾我伤,我驩兼泪痕。馀生如过鸟,故里今空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367c67155ef998505.html